九郡提封尽晏如,五云长拥五熊车。
涛声昼偃销兵后,霜色秋高揽辔初。
海外正传司马喻,箧中先报乐羊书。
知公暂假天池息,水击抟扶自有馀。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型的答题方法是先要读懂诗,再根据自己对诗的理解作答,不要脱离诗歌内容,也不要生搬硬套诗句,更不能有少量理解。
“送陈中丞以中被论回闽候勘”,“送”,赠别;“中丞”,官职名,指陈中丞;“论”,指责、非议;“中”,中间,这里指代诗人自己;“回”,调任;“闽”即福州;“勘”,调查,查究。全词的意思是:我送你去福建,你被朝廷责难,调回原职,等待审查。
“九郡提封尽晏如,五云长拥五熊车。”意思是:九州之内都太平无事,祥云缭绕着五辆装饰华美的车子。“九郡”、“提封”、“晏如”均为典实,《汉书·武帝纪上》:“天下既定……于是乃封泰山,立后土祠……天下咸理。”(《汉书》三十九卷,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835页)“五云”、“五熊”,都是祥瑞之物,《尚书·益稷》:“卿士师尹敷奏以言之,庶邦冢宰贰公弘化播时和,兆民宁焉。”“(《尚书》十三经注疏本,下同)”
“涛声昼偃销兵后,霜色秋高揽辔初。”意思是:潮汐之声白天就已停止,秋日里寒露刚凝,您便要握起马缰。“涛声昼偃”、“浪息”、“霜色秋高”、“揽辔初”皆为典实。“涛声昼偃”,出自汉刘向《说苑·君道篇》,意为潮水平息。“揽辔初”出自《左传·昭公三年》:“初,庆舍将死,命其子老佐为大司马。昭子曰:……吾闻之也,师旷言于郑人曰:岁在寿星之前,星将皆集寿城,未守而亡,则郑国及我矣。”(见《春秋左氏传》,下同)“揽辔”,执辔,指掌权执政。
“海外正传司马喻,箧中先报乐羊书。”意思是:海外刚刚传来司马光的谏诤之辞。您在匣底发现乐羊的信。“司马光”,北宋大臣,政治家、史学家,曾官至宰相。“司马光谏”出自《资治通鉴》,是关于乐羊之子乐舒因避乱入蜀而被司马光劝返的典故。“乐羊书”出自《左传》,“乐羊子”字子期,是晋国大夫羊舌食我的儿子,晋文公时期为大夫。他的儿子羊舌鲋在楚国做官。乐羊子写信回家说:“我在外多年,想借你的钱来买一块地,种上桑树,养上蚕,这样我就有丝可以织布,有茧可以缫丝了。这样,我们一家就可以穿丝绸衣服,吃白面食物。现在国家正急需这些物资,我想趁这个机会派儿子回国,让他们能为国家效力。”乐羊子的妻子回答说:“从前赵盾在辅佐晋灵公时,晋灵公派人赐给他一壶肉汤,并告诉他:‘请用这壶肉汤去喂牛,因为牛是国之宝啊!’乐羊子坚决拒绝了。他的妻子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说:‘这不是赵国的牛,而是晋王的牛。’乐羊子的妻子听后十分高兴。她把这个故事告诉乐羊子的儿子,说:‘你的父亲是一个清正廉洁的人,希望你也要像父亲那样为人清廉。’”
“知公暂假天池息,水击抟扶自有馀。”意思是:知道您暂时借居天池休息,水击之力足以支撑船只。“天池”、“抟扶”均为典故。“天池”,传说中昆仑山下的温泉。《山海经》载:西王母所居之瑶池,在昆仑山下。《列仙传》卷上:“王子乔,周灵王太子,好吹箫作凤凰鸣。游于嵩山之上。……三月初三日升天。”
【答案】
送陈中丞以中被论回闽候勘 九郡提封尽晏如,五云长拥五熊车。 涛声昼偃销兵后,霜色秋高揽辔初。 海外正传司马喻,箧中先报乐羊书。 知公暂假天池息,水击抟扶自有馀。
注释:
九郡:九州;提封:封疆;晏如:平安无事的样子。
五云:五种瑞气;长拥:永远笼罩;五熊车:指帝王的车驾;
昼偃:停息;销兵:停战;
海外:指朝廷;正传:传达;司马喻:司马光的谏诤之辞
函:信函;乐羊书:乐羊之子乐羊子给儿子的信。
知公:了解您;暂假:暂居;天池:天池温泉;水击:船行水面;抟扶:船行水上。
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表达了诗人送别友人陈中丞的心情。全诗共十句,每两句一句,前四句写友人陈中丞被罢相归乡的情况,后六句写诗人对友人的慰问与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