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酒青回江上峰,净筵分供玉芙蓉。
凉从鸠署秋声起,暑避乌台霜气浓。
海内何人能附骥,江南有客旧登龙。
艰难往事那堪数,惜别衔恩意万重。

【注释】

举主:指主考官或主事官。御史大夫傅公、大司寇谢公款宴江寺,是作者与傅、谢两位主考在江寺的聚会。回:指酒杯。峰:山之尖顶。净筵:指洁净的酒席。供:进献。玉芙蓉:荷花的美称,这里代指荷花。鸠署:鸟名,这里比喻官职。起:生发,兴起。乌台:古代监狱的名称。霜气浓:指狱中寒气逼人。附骥:比喻得到别人的帮助。旧登龙:指过去曾得志。龙腾九天,喻指仕途得意。数:计算。

【赏析】

此诗是作者应主试官傅奕、谢钱邀请,在江寺举行的宴会上的即席之作。

“举主”,是说傅奕和谢钱都是主考官,所以作者把他们当作自己的举主,而称傅奕为“同年”、谢钱为“大司寇”。诗人以“同年”相称,说明他们有共同的科举经历,而以“大司寇”相称,则说明他们在官场上也有某种关系,因为“司寇”一职是主管司法的长官,而司法长官往往也是地方官员。“谢款”是说傅奕、谢钱两人都是有钱有势的人物,因此作者对他们的宴请表示感激。

第二句写饮酒赏景。“把酒青峰”,意思是说举杯向青峰,借以抒发对考场失利的感慨。“净筵分供玉芙蓉”,意思是说洁净的宴席上进献着美丽的荷花,暗寓着作者在考场失利之后,仍然受到举主的青睐和赏识,也暗寓着作者自己希望像荷花那样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格。这两句诗写得十分含蓄,表面上说的是喝酒赏景,实际上却写出了考试落榜之后的失落感和对举主的喜爱之情。

第三、四句写宴会中的自然景象和自己的感受。“凉从鸠署秋声起”,意思是说宴会开始后,凉爽的感觉从狱中的秋风中传来。这里指的是傅奕、谢钱被贬到江州(今江西九江)的牢房中,而江州地处江南,这里的狱中当然不会有秋风。“暑避乌台霜气浓”,意思是说为了躲避狱中的炎热,宴会中人们纷纷脱下衣服来乘凉,而狱中寒冷刺骨,就像秋天的霜气一样浓重。这两句诗描写了宴会中人们的活动和环境,也表现了作者对傅奕、谢钱的处境的同情。同时,也表现出了作者对狱中生活的厌恶。

第五、六句写宴会上的人事和感受。“海内何人能附骥”,意思是说海内谁能像伯乐一样能够识别千里马呢?这是说举主们能够识才,但天下还有许多人才未被发现。“江南有客旧登龙”,意思是说江南有一位客人曾经登过天,但后来却被贬到江州,现在又重新登上龙门。这是说举主们的遭遇各有不同,有的得到了举荐,有的被贬,有的重新获得机会,这都是命运的不同而已。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举主们不同的命运的感慨和不平。

最后两句写宴会上的离别之情。“艰难往事那堪数”,意思是说过去的艰难困苦的事情哪能一一列举呢!这是说过去的艰难困苦的事情太多了,难以一一列举。“惜别衔恩意万重”,意思是说离别时怀着万分深厚的感恩之情啊!这是说离别时怀着深深的感激之情啊!

【译文】

举主御史大夫傅公和大司寇谢公款设酒宴江寺感谢

举杯畅饮江边青峰上,宴席上摆放着精美的荷花餐盘。

凉爽的感觉从狱中的秋风中传来,狱中炎热难耐,不得不脱掉衣服乘凉。

海内还有几人能像伯乐一样能够识别千里马呢?江南有一位客人曾经登过天,但后来却被贬到江州,现在又重新登上龙门。

艰难的往事哪能一一列举呢!别离之时我怀有万分深厚的感恩之情啊!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用简练的文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深深思念之情。诗的前半部分通过对宴会场景的描写,展现了朋友间的友情深厚;而后半部分则通过表达对朋友的祝福和期望,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深切关爱。全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