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付寒轺落照中,可因霜老误征鸿。
逃名张廌千竿竹,起色枚生百尺桐。
家近阳城堪自妒,里无春雪向谁工。
欲知岁晏相思意,萧瑟孤城事事同。
这首诗是宋代文人苏轼所作的《病起荆江亭即事二首·其一》。
已付寒轺落照中,意味着已经交付了公务,在夕阳的余晖中完成了工作。寒轺指的是公务之车,落照则是指夕阳。
可因霜老误征鸿,意为可能是因为寒冷的气候,误了大雁南飞,这里的霜老是指寒冷的气候。征鸿指候鸟大雁,误征鸿则是因为天气原因,导致大雁不能按时南飞。
逃名张廌千竿竹,起色枚生百尺桐。这句诗的意思是:逃避功名就像那千竿竹子一样,而追求功名却像那百尺梧桐树一样。张廌和枚生都是古代文人,他们的事迹被用来比喻。
家近阳城堪自妒,里无春雪向谁工。这里的家近阳城是指自己的家乡离阳城很近,可以自娱自乐。春雪向谁工则是问,春天的景色没有人能比得上我。
欲知岁晏相思意,萧瑟孤城事事同。这句话的意思是:想要知道岁末的时候思念之情,萧瑟的孤城事事都相同。岁晏指的是岁末,相思意是指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在病愈后,于荆江亭即事之作。诗人通过描绘自己与大自然的和谐共处,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同时,诗人也借此抒发了自己的情感,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全诗以景起,以景结,情景交融。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其中,使诗歌具有了浓厚的抒情色彩。同时,诗人也在描绘自然景象的过程中,展现了自己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
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典故和比喻等修辞手法,使诗歌更加富有文学韵味和艺术魅力。例如,“逃名张廌千竿竹”一句中的“逃名”和“张廌”,分别指的是古代文人张芝和王羲之,他们都是著名的书法家,这里用来形容自己的书法技艺高超。再如“起色枚生百尺桐”一句中的“起色”和“枚生”,分别指的是古代文人枚乘和司马相如,他们都是著名的文学家,这里用来形容自己的诗词才华出众。
这首诗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的瑰宝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