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带貂裘锦作幢,然明西牧许谁双。
时时属国来称款,处处边城号受降。
鹿血煎肠成热洛,驼酥滴乳点春缸。
贺兰山壁从渠大,醉沈淋漓笔似杠。

【注释】

贝带,用贝壳装饰的腰带。貂裘,用貂皮做的外衣。锦作幢,用锦绣做成的旗帜。然明,地名,在今陕西米脂县西。属国,古代对少数民族归附的政权的称呼。受降,接受投降。热洛,地名,在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北。驼酥,骆驼肉制的油酥。春缸,春天酿制的酒缸。贺兰山,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与甘肃省交界处。渠大,指山势高大。沈,醉意。

【赏析】

此诗是送别诗,但作者不写离别之泪,而以豪放笔法,写助甫使君赴河西的壮举,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开头两句,描绘了一幅盛装出行图:腰间系着用贝壳装饰的宽腰带,身穿貂皮衣,头戴锦做的大旗。“貂裘”二句,写其服饰之美,突出显示了助甫的高贵身份。“然明”二句,表明助甫将前往边疆地区,并暗示他此行有如名将出师。“热洛”、“受降”,都是地名,分别指代当时西北边陲的一座城市和一处军事要塞。“属国”、“称款”,均指归附的少数民族政权派来的使者,表示他们向朝廷称臣纳贡。“处处边城”,“处处”二字,既形容其频繁,也表现了助甫此次出使的艰巨任务。“号受降”,则是说这些地方的少数民族都愿意接受朝廷的管辖。“鹿血”、“驼酥”,都是当地特产,前者为动物血制成,后者为骆驼肉榨成的油酥,说明当地物产丰饶,民风淳朴。“贺兰山”四句,描写助甫出使归来时的景象,山势高峻,气势磅礴,令人心惊;但他归来时却满面春风,好像醉酒一般,这正显示出他的英雄气概。

最后两句写助甫的豪迈气概,以及他对朝廷的忠诚。“渠大”、“淋漓”,都是夸张手法,表现出助甫归来时豪情满怀,意气飞扬。

此诗写得慷慨激昂,气势磅礴,语言豪放,充分体现了唐人送别诗的特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