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冲元自汉庭闻,柱后新裁上切云。
一剑画将天堑地,千帆教就水犀军。
台城昼拥韬钤色,幕府春生组练文。
却笑当年浑共浚,与君同姓不如君。

注释

  1. 折冲:古代军事用语,指以武力击败敌人。
  2. 元自汉庭闻:从汉代开始就闻名于世。
  3. 柱后新裁上切云:指的是剑的样式新颖独特,如云中之柱。
  4. 一剑画将天堑地:形容剑法高超,能够画出天与地的界限。
  5. 千帆教就水犀军:意思是说通过训练和教导,使得水上军队像犀牛一样强大。
  6. 台城昼拥韬钤色:台城在古代是指皇宫或者朝廷,这里比喻王中丞(即王汝文)在朝廷中的地位如同日中之光。
  7. 幕府春生组练文:这里的“组练”可能指的是军队的训练,“春生”则可能意味着春天的到来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8. 却笑当年浑共浚:这里“却笑”可能是反语,表示王中丞的成就超越了当年的那些努力,而“浑共浚”则可能指的是当时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9. 与君同姓不如君:这句话表达了对王中丞才能和成就的赞赏,认为他的才华和成就超越了姓氏的关联,更加重视个人才能和成就本身。

译文

从汉代以来,折冲天下的英雄人物名声远扬;
你新近裁减的长剑,宛如云间之柱,令人瞩目。
你的剑法能画出天与地的界限,令千舟成为水师;
你的谋略如同春回大地,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
你日夜执掌朝廷大权,其威势如日中天;
你在军中如同春笋般迅速成长,成为一支不可阻挡的力量。
当年那些辛勤耕耘的人们,他们的努力最终并未得到应有的回报;
相比之下,你的贡献超越了他们的付出,更显卓越。
你的名字和成就,足以超越一切家族背景和血缘关系。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王中丞(王汝文)的军事才能和功绩的诗作。首句“折冲元自汉庭闻”,表达了王中丞的历史地位和影响力,他的名字和事迹从汉代就开始流传至今。接着四句描述了王中丞的武器和战术,突出其技艺非凡、智勇双全的形象。第五六句则是对他治军的成效进行描绘,强调了军队的强大和他对国家的忠诚。最后两句则是一种反讽,指出尽管有人努力工作,但他们的成就并未超过王中丞,从而凸显了王中丞的卓越之处。整首诗通过对王中丞的赞誉,传达了对英勇善战、智慧过人的将领的敬仰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