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魄何年别锦城,洛阳春事剧纵横。
扶枝细碧娟娟静,坼蕊妖红的的明。
啼血自疑新染袂,阳台无复旧归声。
如何百羽称尊后,不向烟花暂主盟。

蜀魄何年别锦城,洛阳春事剧纵横。

扶枝细碧娟娟静,坼蕊妖红的的明。

啼血自疑新染袂,阳台无复旧归声。

如何百羽称尊后,不向烟花暂主盟。

注释:
蜀魄:指蜀地的神魂,也代指四川。
别锦城:离开锦绣繁华的成都。
洛阳春事:洛阳的春天的景物或风情。
扶枝:支撑着枝条。
细碧:细腻如碧玉般的绿色。
娟娟静:静谧而美好的样子。
坼蕊:花蕾绽放。
妖红:美丽的红色花朵。
的的明:形容明亮清晰。
啼血:哭泣时流出的血迹。
自疑新染袂:自怀疑新染的衣袖。
阳台:传说中夫妻相会的地方,这里借指女子的居所。
无复:没有再出现。
主盟:主宰、主导。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著名文人王世贞的作品《咏物体六十六首·其一·梅花》。诗中通过描绘梅花的优美形态和生动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以及对其独特魅力的赞美。以下是对每一句的详细解析:

  1. 蜀魄何年别锦城:这句诗通过“蜀魄”一词,巧妙地将四川的象征与神魂相连,暗示了诗人因离别而感到的伤感。这里的“锦城”指的是繁华的成都,象征着诗人心中的故乡。诗人用“别锦城”表达出对故乡的怀念和离别之痛。
  2. 洛阳春事剧纵横:此句描绘了洛阳春季的生机勃勃和繁花似锦的景象。洛阳作为古都,春天的景色尤为迷人,诗人通过“剧纵横”来表达春天的活力和美丽景象给人带来的震撼。
  3. 扶枝细碧娟娟静:诗人用“扶枝”形象地描绘了梅花枝条的坚韧与优美,而“细碧”则形容其颜色柔和细腻如玉。整句诗传达了梅花在春风中静静绽放的情景,给人以宁静而优雅的感受。
  4. 坼蕊妖红的的明:此处的“坼蕊”指的是梅花开放,花瓣张开如同娇嫩的花蕾。而“妖红”则是形容其花色鲜艳夺目,犹如美女的红颜。诗人用“的的明”来强调梅花开放的壮丽和美丽,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独特魅力。
  5. 啼血自疑新染袂:这句诗以拟人化的手法,将梅花比作流泪的女子,她因为盛开的美丽而流泪,似乎在为自己新染的衣袖而感到疑惑。这种情感表达既展现了梅花的柔弱之美,又增加了诗句的意境和深度。
  6. 阳台无复旧归声:在这里,“阳台”通常与女子的居所联系在一起,象征着爱情和美好回忆。诗人用“无复旧归声”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留恋,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变迁所带来的无奈。
  7. 如何百羽称尊后: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梅花在众多花卉中脱颖而出的赞叹。他使用“百羽称尊后”来强调梅花的卓越品质和独特地位,使其成为自然界中的佼佼者。
  8. 不向烟花暂主盟:诗人在这里通过对比的方式,表达了对梅花独特魅力的认可和赞赏。他认为自己虽然不能像烟花一样短暂耀眼,但梅花却以其独特的美和气质赢得了自己的青睐和尊重。

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细致描绘和深刻感悟,不仅展现了梅花的自然之美,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谐与人类情感的深刻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