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黄的皪散青森,五月珍苞出上林。
初似金丸能辟鸟,复如崖蜜有来禽。
夏熟共传司马赋,秋风还记柏梁吟。
只应祠庙登新日,不分含桃宠独深。
《咏物体六十六首梅花》是明末清初文学家王世贞的作品。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翻译和赏析:
- 丛黄的皪散青森,五月珍苞出上林:
- 丛黄色的皪散青森:描述的是梅花树的颜色和形态,丛黄色象征着生机勃勃,青色则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如同森林一般。
- 五月珍苞出上林:指的是梅花在五月份盛开,珍贵地出现在上林苑,这是对梅花生长环境的描绘。
- 初似金丸能辟鸟,复如崖蜜有来禽:
- 初似金丸能辟鸟:比喻梅花的形状像金黄色的丸子一样,有着抵御鸟类的能力,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梅花的美丽与实用价值并存的特点。
- 复如崖蜜有来禽:又像崖壁上的蜂蜜吸引鸟儿来访,这里的“崖蜜”可能是指梅花散发的香味吸引了鸟儿,也暗示了梅花的香气能够招引动物。
- 夏熟共传司马赋,秋风还记柏梁吟:
- 夏熟共传司马赋:指在夏天时,人们常常传颂着诗人司马相如所作的赋文赞美梅花。
- 秋风还记柏梁吟:指在秋风中,人们还会回忆起古代帝王们在柏梁台所做的吟咏。
- 只应祠庙登新日,不分含桃宠独深:
- 只应祠庙登新日:意味着只有在新年或者重要的节日里,人们才会去祠庙祭拜,而梅花因为其独特的美丽而被特别珍视。
- 不分含桃宠独深:这里的“含桃”通常是指桃子,而“宠独深”则表示梅花得到了特别的宠爱和深厚的重视。
通过对这首诗的逐句解析和注释,我们可以看到王世贞通过生动的描写和细腻的情感,将梅花的美丽与人格化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诗中的用典和典故也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