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门冠盖学天津,南阮由来不厌贫。
从他废箸儿曹事,似汝淫书我辈人。
沼上墨花堪染练,阶前带草欲成茵。
肯为辟疆容径造,那将蜡屐比朱轮。
这首诗是顾宪之寄赠友人顾生的作品。全诗分为四句,每句都是对顾生的赞美和期望。
译文:
你的门第显赫,学府的荣耀如同在天津的港口一样;南阮自古以来不嫌贫贱。
你放弃手中的筷子去从事学问事业,你的行为与我等世俗人不同。
沼边的墨花可以染成美丽的画,阶前的草可以铺成茵垫。
你肯为扩大疆域而开辟道路,那你何必用蜡屐与朱轮相比。
- 注释:
- 里门冠盖学天津:里门(指家门),冠盖(指官位和车马),学(指学问)。天津(地名),这里代指学术或学问的兴盛地。
- 南阮由来不厌贫:南阮,指南方的贫瘠之地。不厌贫,意为不嫌弃贫穷。
- 儿曹事:儿曹,古代对年轻人的称呼,泛指年轻的学者或学生。
- 淫书:指那些低俗的书籍或文章。
- 沼上墨花堪染练:沼上(指的是池塘边),墨花(指的是墨色斑驳的花),染练(指的是染色、加工)。
- 阶前带草欲成茵:阶前(指的是台阶前),带草(指的是带有草叶的草),成茵(指的是成为草地)。
- 辟疆容径造:辟疆(指的是开拓疆土),容径(指的是容纳道路),造(指的是建造、创建)。
- 蜡屐比朱轮:蜡屐(用蜡做的鞋),朱轮(指的是红色的车轮,通常用来象征地位高贵的人)。
-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友人顾生才华横溢、志向远大且有崇高道德品质的诗歌。诗人通过对顾生的赞扬,表达了对他的敬佩和期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自己对于高尚品德的追求和向往。
第一句“里门冠盖学天津”,诗人通过“里门”和“冠盖”两个关键词,描绘出顾生的社会地位和学识背景,同时以“学天津”暗示了顾生在学问方面有着极高的成就。
第二句“南阮由来不厌贫”,诗人运用“南阮”这一意象,表达了顾生对于贫穷的淡泊和对于学问的执着追求。这里的“由来”一词,强调了这种追求的历史悠久和根深蒂固。
第三句“从他废箸儿曹事”,诗人通过顾生的举止,展现了他的高尚品格和不凡气度。这里的“废箸儿曹事”形象地描绘出顾生放下手中的事务,专注于学问的态度。
第四句“似汝淫书我辈人”,诗人通过对比自己的行为,表达了对顾生行为的赞赏和认同。这里的“淫书”一词,既指顾生的学问丰富,又暗含着对那些低俗书籍的批评。
最后一句“肯为辟疆容径造,那将蜡屐比朱轮”,诗人通过对顾生的期望,表达了对他未来的祝福和期许。这里的“辟疆”一词,象征着顾生将开创一片新的天地;“容径造”则意味着顾生将在道路上留下足迹;“那将蜡屐比朱轮”则是对顾生的赞美和肯定,暗示着他的地位和成就将会超越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