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柏秋原一恸回,如闻车马破苍苔。
亦知凡鸟题犹湿,翻为求羊径不开。
下榻仍惭豫章守,窥园谁更广川才。
相期倘在梅花发,会谱双龙笛里催。
我们将分析这首诗的每句话。
- 攀柏秋原一恸回,如闻车马破苍苔。
- 注释:秋天的原野上,我攀上柏树,悲痛欲绝,仿佛听到了车轮和马蹄声打破了覆盖着青苔的地面。
- 亦知凡鸟题犹湿,翻为求羊径不开。
- 注释:也明白那些平凡的鸟儿(比喻自己)留下的字迹依然湿润,反而开辟了难以通行的羊肠小路。
- 下榻仍惭豫章守,窥园谁更广川才。
- 注释:下榻时仍然感到惭愧,因为我只是像古代的豫章太守一样,只是短暂逗留;而谁能比得上我的才华,窥视花园的人又有谁比我更加有广川之才(指博学多才)。
- 相期倘在梅花发,会谱双龙笛里催。
- 注释:如果将来有机会,希望梅花盛开时能够相聚;我会在双龙笛中谱写出我们重逢时的欢乐。
接下来是译文:
攀上柏树,我在秋天的原野上悲痛欲绝,仿佛听到了车轮和马蹄声打破了青苔地。
我也明白那些平凡的鸟儿(比喻自己)留下的字迹依然湿润,反而开辟了难以通行的羊肠小路。
下榻时仍然感到惭愧,因为我只是像古代的豫章太守一样,只是短暂逗留;而谁能比得上我的才华,窥视花园的人又有谁比我更加有广川之才(指博学多才)。
如果将来有机会,我希望梅花盛开时能够相聚;我会在双龙笛中谱写出我们重逢时的欢乐。
现在我们可以逐句赏析:
- 第一句“攀柏秋原一恸回,如闻车马破苍苔”描绘了诗人在秋天的原野上攀登到柏树上,悲痛欲绝的场景。这里的“一恸回”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痛和绝望。通过“如闻车马破苍苔”,诗人将这种悲痛与现实的声音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
- 第二句“亦知凡鸟题犹湿,翻为求羊径不开”则转向了诗人对于自己的自嘲。这里,“凡鸟”象征着诗人的自我形象,而“求羊径不开”则暗示了他的困境和挫折。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自己才华的自信和对现实的无奈。
- 第三句“下榻仍惭豫章守,窥园谁更广川才”则是诗人对于自己地位的描述。他认为自己只是在短暂的停留,而没有资格称为真正的“豫章太守”。同时,他也在询问是否有人比他更有才华,能够窥视到花园的美景。这体现了诗人的谦虚和自我反思。
- 第四句“相期倘在梅花发,会谱双龙笛里催”则是诗人对未来的展望和期待。他希望在梅花盛开的时候能够重逢,并在双龙笛中谱写出他们的欢乐。这表明了诗人对于未来的向往和对于重逢的喜悦。
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秋天原野上的悲痛、自嘲以及对未来的期望,展示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朋友的珍视。同时,诗人的谦逊和乐观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正能量和鼓舞人心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