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得郧襄使节归,忽闻新命领留畿。
纵令丘壑谁论是,若语岩廊转更非。
一叟徘徊吟竹径,群儿颠倒换萝衣。
莫言清切丹阳尹,何似山人傍少微。

【注释】

初闻:一作“新传”。应天:即唐应天府,治所在河南府(今河南开封),为当时全国的中枢所在地。尹:官名,古代指郡太守、州牧等地方长官。命述怀:奉命而作的抒情之作。纳得:接受。郧襄:指湖北郧县和襄阳一带,这里是作者的故乡。使节:出使的使者。归:归来。忽闻:突然听说。新命:新的任命。领留畿:指被朝廷委以留守京城之职。留,守,这里指留守。丘壑:指山野,也指隐士。谁论是:有谁说是谁对。岩廊(yángláng): 指朝廷中的重要官员。岩,高大的岩石,这里指宰相大臣。转更非:反而不是。一叟:一老头或老者。徘徊:徘徊不决的样子。吟竹径:在竹林里徘徊吟咏。竹径,指隐居的山林小道。群儿:一群小孩。颠倒:倒换衣服。萝衣:一种用蔓藤编织而成的衣服,又称葛衣。丹阳尹:官名,指宋代的陈襄,字述古,号东湖,北宋时曾任常州知州等职,后被贬到丹阳任知府,所以称“丹阳尹”。何似山人傍少微:不如像山人一样在旁听讲。少微,《史记·封禅书》载:“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铸成,黄帝仰观星象,于是令其占卦。问吉凶,太史答说:“占者占天帝鬼神,兆见光明,陛下宜郊见上帝。”黄帝说:“我听说圣人在位,必须恭敬慎言。”又问:“我听说先圣先师教导我们:‘天有九野,地有九州,人有九窍,物有九类’;‘大哉干元!万物资生,乃统天。’现在上天降下吉祥,地下生出万物,人们都有耳目口鼻等感觉器官,这不就是天帝鬼神显灵的表现吗?现在上天又赐给我宝鼎,让我能观察天象,请问这是上天对我的什么指示?”太史回答说:“天开于子,日月出于东井。”黄帝又问:“那么天帝在哪里呢?”太史回答说:“在昴宿东面不远的毕宿。”黄帝于是命令将宝鼎移到郊外祭天,并让群臣斋戒三日,向天帝祷告说:“希望天帝能够听到我们诚心祷告的话!”说完,就命令群臣把祭器陈列在堂上。这时,天上果然出现了玉帛之类的吉祥之物。于是黄帝便登上了泰山,举行了祭天仪式。这件事后来被传为千古佳话。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被召进京做官时所写的一首抒怀诗。诗中抒发了作者辞别家乡,赴京任职时的感慨之情。全诗语言平易自然,意境开阔高远,富有哲理意味,给人以启迪和教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