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不将身与念违,艖符转首便成归。
紫衫频着难长是,白简虽烦未尽非。
耳惯酒酣元不热,心安食少也能肥。
江东尽有容人处,水石中间一钓矶。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诗句: 幸不将身与念违,艖符转首便成归。
  • 注释: 幸好我不用身去违背自己的思念,一转眼就回到了家乡。
  • 赏析: 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故乡的深深眷恋和迫切回归的情感。”将身与念违”意味着身虽在外,但是心却无法忘怀家乡,而”艖符转首便成归”则表明了一旦思绪得以安宁,便能立刻回到那个温暖的家。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和转折,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动荡与平和。
  1. 诗句: 紫衫频着难长是,白简虽烦未尽非。
  • 注释: 虽然穿着紫色的衣服很难长久保持,但白色的书信即使再忙也写不完。
  • 赏析: 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工作繁忙和时间紧张的无奈。”紫衫频着”形象地描绘出工作的忙碌,而”白简虽烦未尽非”则反映了尽管任务繁重,但仍有许多事情要做,不是全部可以完成。这种表达方式既展示了生活的艰辛,又体现了作者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
  1. 译文: 耳惯酒酣元不热,心安食少也能肥。 江东尽有容人处,水石中间一钓矶。
  • 注释: 我习惯于喝酒至醉也不会觉得热,心里安定,吃得不多也能感到满足。在江东有很多容纳人的地方,水边石头间有一个钓鱼的小岛。
  • 赏析: 这两句诗以饮酒为媒介,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耳惯酒酣元不热”描绘了饮酒后的舒适感受,而”心安食少也能肥”则反映了内心的充实和满足。最后一句则转向外在环境的描述,”江东尽有容人处”暗示了诗人在江东的广阔天地中找到了归宿,”水石中间一钓矶”则点明了诗人在此地找到了一个安逸的钓鱼之处,以此象征性地表达了他的内心平静。

《抵丹阳闻南中有流言即返棹》是明代诗人王世贞的一首作品,通过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以及对环境的描绘,传达了他对家乡的深情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