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代三山妒客踪,犹余五岳可扶筇。
应来我马元非马,悟得人龙有似龙。
祭酒偶叨诗社长,通侯仍傍醉乡封。
烦君寄与何曾道,到老还输阮嗣宗。
诗句及译文
六代三山妒客踪,犹余五岳可扶筇。
应来我马元非马,悟得人龙有似龙。
祭酒偶叨诗社长,通侯仍傍醉乡封。
烦君寄与何曾道,到老还输阮嗣宗。
翻译与注释
- 六代三山妒客踪:六朝时期(南朝和北朝)三山(南京附近的地区)嫉妒我的足迹。
- 犹余五岳可扶筇:还有五岳的山川值得我去攀登。
- 应来我马元非马:我应该骑马,但并非真的马。
- 悟得人龙有似龙:我领悟到人的精神状态可以如龙。
- 祭酒偶叨诗社长:我担任诗社社长时偶然得到这个荣誉。
- 通侯仍傍醉乡封:作为通侯依然在醉乡被封官。
- 烦君寄与何曾道:麻烦你将这情况告诉我的朋友何曾,他对此有所了解。
- 到老还输阮嗣宗:到最后我还是输给了阮籍(阮嗣宗)。
赏析
王世贞的《感怀寄王大参阳德》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感慨的七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历史人物的引用,展现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敏感度和对人生态度的独特理解。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如“六代三山妒客踪”和“犹余五岳可扶筇”,通过对比历史与现实,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利看淡的心态。而“应来我马元非马”则是一种哲学上的顿悟,表示虽然外界事物看似变化无常,但内心的自我却能超越表象,保持恒定。
这首诗也透露出诗人对自己文学成就和历史的反思,如“祭酒偶叨诗社长”和“通侯仍傍醉乡封”展示了他曾经的文学地位和生活中的放纵,而“烦君寄与何曾道”则反映了他对朋友的嘱托。最后一句以阮籍自比,显示了诗人晚年的放达和超脱。
这首诗不仅仅是对个人经历的记录,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探讨,以及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反思。它不仅展示了王世贞卓越的文学才能,也反映了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