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我归田何所云,浮名损尽任离群。
畏听西竺三生语,懒乞华阳十赉文。
有酒不妨长短日,是身堪作卷舒云。
知公最得无师智,莫遣人间俗耳闻。

【注释】

《承明辅方伯见讯且有秘示奉答一律》:这首诗的首句“问我归田何所云”,意思是问我为什么要归隐,我回答说:“我辞官归田没有什么可说的。”第二句“浮名损尽任离群”,意思是说为了摆脱世俗的名利,我离开了朝廷。三、四句:“畏听西竺三生语,懒乞华阳十赉文”,意思是怕听到佛教经文中有关生死轮回和解脱的言辞,也不想接受那些华丽的佛事活动。这两句是说我不想做官了,因为官场上的事情太多了,太复杂了,我不想去做。第五句“有酒不妨长短日”,意思是说只要喝酒可以消磨时间,长日子短日子我都无所谓。第六句“是身堪作卷舒云”,意思是说身体像卷起的白云一样,随遇而安。第七句“知公最得无师智”,意思是知道你最懂得无为之道,不用老师教授也能明白。第八句: “莫遣人间俗耳闻”,意思是不要让世俗的人听懂这些道理,他们无法理解。

【赏析】

这首诗写于唐宪宗元和八年(公元813年)。当时,诗人在长安任中书舍人,与白居易、元稹等同时被拜为翰林学士,并称三友。宪宗皇帝下诏让谏官们直言进谏。李德裕作为宰相,很受皇帝的信任和重用。他看到白居易等人都给皇帝上书劝谏朝政,就写信给他们说自己正在病中,不能奉诏,请他们代自己写一篇。于是,李德裕写了一首《承明辅方伯见讯且有秘示奉答一律》来代替白居易等人的奏疏。这首诗就是李德裕代替白居易等人写的奏章。从诗的内容看,作者在这首诗中阐述了自己为什么辞官归隐的原因。第一句“问我归田何所云”中的“归田”,即辞官回家的意思;“归田”在这里指辞官归隐,回到家乡隐居。第二句“浮名损尽任离群”,意思是说为了摆脱世俗的名利,我离开了朝廷。第三、四句:“畏听西竺三生语,懒乞华阳十赉文”,“西竺”、“华阳”都是佛教名词。“三生”指的是前世、今世和来世。“十赉文”是指华丽的佛事活动。这三句的意思是说我怕听到佛教经文中有关生死轮回和解脱的言辞,也不想接受那些华丽的佛事活动。第五句“有酒不妨长短日”,“长短日”指无论什么时候。“有酒”是指能喝酒,“不妨长短日”是说能喝酒就不怕什么了。这句的意思是说只要喝酒可以消磨时间,长日子短日子我都无所谓。第六句“是身堪作卷舒云”,“卷舒云”指云的形状,这里比喻人的体形。“是身”即自己的身体。意思是说身体像卷起的云朵一样,随遇而安。第七句“知公最得无师智”,意思是说我最懂得无为之道,不用老师教授也能明白。第八句“莫遣人间俗耳闻”,意思是不要让世俗的人听懂这些道理,他们无法理解。

整首诗通过作者的叙述,表达了自己为什么辞官归隐的原因。作者认为只有远离朝廷才能保持身心的自由和健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