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豹斓斑不掩姿,环台琬琰有新辞。
共传邺下韩陵石,全压江东幼妇碑。
倚玉久应惭我秽,漱珠时复露君奇。
怪来天际漳河色,忽有双虹映日垂。
穆君以近诗刻石并刻余诗寄谢
隐豹斓斑不掩姿,环台琬琰有新辞。
共传邺下韩陵石,全压江东幼妇碑。
倚玉久应惭我秽,漱珠时复露君奇。
怪来天际漳河色,忽有双虹映日垂。
【注释】
- 穆君:指友人穆修。穆修字修远,是宋代著名文学家。
- 隐豹:比喻自己的文才虽不显耀但内在有价值,犹如豹子虽隐于草丛但体态不凡。
- 环台:古代宫殿名,这里指代穆修的住所。
- 琬琰:美玉的泛称,这里比喻穆修的诗作。
- 邺下:邺城,古地名,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这里泛指当时文学中心邺都(今河南临漳)。
- 韩陵:山名,在山西大同市东北。这里是说韩愈的墓碑。
- 幼妇碑:指南朝宋诗人鲍照的《行路难》中“少小离家老大回”的诗句,这里用来比喻穆修的诗篇。
- 倚玉:借指穆修的诗作。
- 漱珠:喻意穆修的清词丽句,如明珠般珍贵。
- 双虹:即彩虹。这里用双虹映日来形容穆修诗歌的辉煌灿烂。
赏析:
这首诗是穆修对好友穆君近作的赞美之作。穆君以其清新脱俗的诗歌,如同豹子一般,虽然身处草丛却依旧不失其美丽的姿态。他的作品被广泛传诵,就如同邺下的韩陵石一样,受到众人的关注和赞誉。同时,穆君也像东吴的幼妇碑一样,以他的才华和作品为人们所敬仰。穆君的诗作,如玉般洁白无瑕,他的清词丽句,如珍珠般珍贵,让人不禁赞叹不已。最后一句“怪来天际漳河色,忽有双虹映日垂”,则巧妙地用双虹映日的景象来形容穆君诗歌的美丽和辉煌,使整首诗更加生动和富有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