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君日日写楞严,昙𥗝村头损素缣。
夜望神光生口角,朝疑舍利吐毫尖。
行歌剑客缑将蒯,调笑书生舌欲钳。
真个法门无一字,五千函卷是谁添。

【诗句注释】

戏章仲玉写楞严经且用自解:在与章仲玉一同写作《楞严经》的同时,用这首小诗来作自己的解释。章仲玉是宋代僧人,善佛学。

要君日日写楞严:要求你天天写《楞严经》。楞严,即《大般若经》,是大乘佛教的重要经典之一。

昙𥗝村头损素缣:在昙𥗝村的一头,损失了洁白的绢帛。

夜望神光生口角,朝疑舍利吐毫尖:夜晚仰望天空,看到神光从口中生出。早上怀疑舍利子冒出了毫尖。舍利,指释迦牟尼遗体遗蜕,佛教认为它是圣物。

行歌剑客缑将蒯:行走着唱着歌曲的剑客们,手中拿着长笛的缑氏人蒯。

调笑书生舌欲钳:调笑书生的人,舌头好像想夹住一样。

真个法门无一字,五千函卷是谁添:真的佛法没有一个字,五千卷经书是谁添加的呢?

【译文】

每天都要写《楞严经》,我在昙𥗝村边丢失了洁白的丝绢。

晚上仰望天空,看到神光从我的口中生出,早晨怀疑舍利子冒出了毫尖。

行走着唱歌的剑客和缑氏人蒯一起,嘲笑书生的舌头好像想夹住一样。

真正的佛法并没有一个字,五千卷经书是谁添加的呢?

【赏析】

此诗是作者在与友人章仲玉共同写作《楞严经》期间所创作的一首七绝诗。诗人以轻松的口吻,描绘自己与友人共同创作经文的过程,同时借此抒发内心的苦闷和无奈。

诗的前两句“要君日日写楞严,昙𥗝村头损素缣”,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创作的期待和关心。他要求朋友每天都写经文,希望能够帮助他完成这个任务。然而,在昙𥗝村头,他损失了洁白的丝绢,这可能是因为书写经文时手部的磨损或者其他原因导致的。这既反映了当时僧人的生活艰辛,也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同情和理解。

接下来的两句“夜望神光生口角,朝疑舍利吐毫尖”则描绘了诗人对于夜晚天空中的神秘现象以及清晨舍利子出现的疑惑和好奇。这种描写既富有诗意,又充满了想象力,使整首诗更加引人入胜。

诗的最后一句“真个法门无一字,五千函卷是谁添”则是对整个创作的总结和反思。诗人感叹真正的佛法没有一个字可以表达,而五千卷经书又是如何在众多人中被添补和完成的呢?这既表现了诗人对佛法的敬畏,也体现了他对创作过程的深思。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一种迷茫和困惑,使他无法完全理解创作过程中的各种细节和奥秘。

这首诗通过描述诗人与友人共同创作经文的过程,表达了诗人对生活、信仰和创作的思考和感悟。它既有深刻的哲理意义,又有浓厚的情感色彩,是一首非常优秀的七绝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