骊歌赤壁尚相闻,绛帐闽天已似云。
不为圣朝偏贵少,几人循吏复能文。
道乡遗脉从看大,宅相余光久借分。
处处江山俱动色,一诗先报武夷君。

【注释】

  1. 赠邹黄州彦吉迁闽学宪彦吉之先为宋忠公浩,其外大王父则魏恭简公尝视两省学政者也。——此句是介绍邹彦吉的先人及父亲曾担任过官职和职务。
  2. 骊歌赤壁尚相闻,绛帐闽天已似云。——此句是说在离别时,还能听到故乡的《骊驹》歌曲,仿佛还在眼前;而家乡的景色已经变得模糊不清,就像在云雾中一样。
  3. 不为圣朝偏贵少,几人循吏复能文?——此句是感叹自己的才能没有被重用,与那些只会奉承、拍马屁的人不同。
  4. 道乡遗脉从看大,宅相余光久借分。——此句是说自己虽然离开了家乡,但是仍然关注家乡的发展,希望能够为家乡做出贡献。
  5. 处处江山俱动色,一诗先报武夷君。——此句是说看到这些美景,不禁感慨万千,于是写了一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邹彦吉的依依不舍之情。全诗以送别为主题,通过对家乡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感情。

首联“赠邹黄州彦吉迁闽学宪彦吉之先为宋忠公浩,其外大王父则魏恭简公尝视两省学政者也”是介绍邹彦吉的先人和父亲的事迹。这一部分为下文的送别作了铺垫,让读者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

颔联“骊歌赤壁尚相闻,绛帐闽天已似云”描绘了诗人离开家乡后,仍然能够听到故乡的声音和看到家乡的景色,但已经变得模糊不清的情景。这一部分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的离别之苦。

颈联“不为圣朝偏贵少,几人循吏复能文?”抒发了诗人对自己才能不被重用的感慨。这一部分体现了诗人对于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于自我价值的坚守。

尾联“道乡遗脉从看大,宅相余光久借分。处处江山俱动色,一诗先报武夷君。”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关注和希望为家乡做出贡献的愿望。这一部分既体现了诗人的才情和抱负,又展示了他对家乡的深情厚意。

这首诗通过送别这一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对社会的不满以及对自我价值的坚守。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的才情和抱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