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觉朱弦倍可怜,那能对尔不蝉连。
名从元礼门中得,酒爱知章水底眠。
物色要搜瀛海外,风流须问建安前。
莫夸仙骨天台易,不浅丹房四十年。
以下是对《赠蔡生去疾》一诗的逐句释义与赏析:
诗句原文:
老觉朱弦倍可怜,那能对尔不蝉连。
名从元礼门中得,酒爱知章水底眠。
物色要搜瀛海外,风流须问建安前。
莫夸仙骨天台易,不浅丹房四十年。逐句释义:
- “老觉朱弦倍可怜,那能对尔不蝉连”: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音乐和才华的珍视。朱弦指用朱砂染色的琴弦,常用于古琴等乐器上,代表着高雅的艺术。诗人感叹自己虽然已老,但仍然珍惜这份难得的才艺,无法不对他人演奏表示敬意和留恋。这里的“对尔不蝉连”意味着不愿轻易地放弃或隐藏这种艺术才华。
- “名从元礼门中得,酒爱知章水底眠”:这两句通过典故来赞美蔡生(即诗人)的才情和背景。元礼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官员,而知章则是唐代著名音乐家,这两句表明了蔡生的名望不仅来自家族,还有其个人的才华与技艺。
- “物色要搜瀛海外,风流须问建安前”: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艺术追求的高远目标。瀛海指的是海洋,这里象征着无限的知识和艺术境界。诗人希望探索更广阔的世界,询问历史上最杰出的艺术家建安时期的风骚。
- “莫夸仙骨天台易,不浅丹房四十年”:最后一句是对诗人自己多年艺术修为的肯定。天台山是道教名山之一,传说中有仙人居住,诗人借此表达自己的艺术成就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
- 赏析:
- 这首诗通过对蔡生才艺的描述,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造诣和对传统音乐的尊重。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在艺术上的执着追求和对古典文化的热爱。
- 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使用丰富的文化典故和历史人物,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和文化的深度。
- 诗人在诗中多次强调对音乐和艺术的珍视与传承,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艺术修养的重视以及希望通过个人努力来弘扬传统文化的愿景。
《赠蔡生去疾》不仅是一首赞美艺术才能的佳作,也是一首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诗篇。它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造诣,还传达了对于传统文化的敬重和对于艺术传承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