琳宫寂寂掩玄关,列柏层层径可攀。
似闻司马江东日,分得卢龙塞上山。
万雉低昂朝旭后,千林出没午阴间。
欲问阅江楼记处,露台元自惜民艰。

【注释】

登卢龙山在观后云晋中宗所名:登上卢龙山,在观后的云海之中。晋中宗:唐玄宗李隆基。

琳宫寂寂掩玄关,列柏层层径可攀:美丽的宫殿寂静无声,隐藏在玄关的深处;层层叠叠的柏树,小路直通山顶。

似闻司马江东日,分得卢龙塞上山:好像听到司马台子在江东的日子,我得到了卢龙塞上的一座山。司马台子:即明代长城名将戚继光,号“令公”,“台子”为他的别称。卢龙塞:位于今河北喜峰口一带的长城要塞,是明长城最险之处。

万雉低昂朝旭后,千林出没午阴间:无数的雉堞低垂、昂起,随着早晨初升的阳光,时而隐现,时而消失;千树林立,忽隐忽现,时出时没,遮蔽着夏日午后的阳光。

欲问阅江楼记处,露台元自惜民艰:想寻找《阅江楼记》的地方,露台上曾经有百姓因国事而忧愁。

【赏析】

此诗是作者游览卢龙山时的即兴之作。卢龙山在山西永宁县东南,是太行八陉之一,也是万里长城的重要关隘。诗人登上山巅,放眼四望,只见群山连绵,云雾缭绕,仿佛置身于仙境。于是,他不禁想起了当年司马台子守边的英雄事迹。

首联写登上卢龙山所见。“琳宫”指皇家宫殿。“玄关”,即宫门。这两句写诗人站在山顶远望,只见一片静谧的景色,美丽宫殿深藏在幽静的山林之中。

颔联写登上山巅所见景象。“列柏”,指山路上两旁排列着的柏树。“径可攀”,意为山路曲折崎岖,但可以攀登上去。这两句写诗人沿着山路向上攀登,只见层峦叠翠,绿树成荫。

颈联写诗人在山上眺望远方的景象。“朝旭后”,指朝阳初升的时刻。“午阴间”,指中午的阳光照射下,树木的影子斑驳陆离。这两句写诗人站在高高的山顶上,俯瞰大地,只见晨曦洒满大地,万物复苏;而午后阳光则将大地照得金黄一片。

尾联写诗人在山上回忆往事。“阅江楼记处”,即当年司马台子守边时所立的碑文所在地。“露台”,指当年司马台子驻守的烽火台。“元自”,即“原曾”之意。这两句写诗人站在卢龙山顶上,遥想当年司马台子守边的英雄事迹,感慨万千,不禁想起那些为国捐躯的将士们。

全诗以登山观景为线索,通过描绘卢龙山的美丽景色和司马台子守边的历史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之情和对英雄们的敬仰之情。同时,诗人还通过对卢龙山的描写,抒发了自己的豪情壮志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