匏系何烦惜,膏明也并烧。
积时甘在下,炊后始知劳。
朔日,农历每月初一的别称。邑,古代行政区划,此处指村落或乡镇。送薪,即送柴火。盈庭感而有赋,意味着在庭院里因送柴火而感到赋诗的激情。
诗句译文:
匏系何烦惜,膏明也并烧。
积时甘在下,炊后始知劳。
注释解释:
- 匏系何烦惜(páo jì hé fán xī):比喻无用之物不值得珍惜。
- 膏明也并烧(gāo míng yě bìng shāo):指燃烧起来。
- 积时甘在下(jī shí gāng xià):长时间存放的柴火甘甜。
- 炊后始知劳(chuī hòu zhǐ zhī láo):只有经过炊煮之后才能知道柴火的辛劳。
- 朔日邑送薪:在农历每月初一的时候,送柴草给村庄。
- 盈庭感而有赋:在庭院里因为送柴火而感到赋诗的冲动。
赏析:
王世贞是明朝的一位文学家和官员,他的诗歌常常表达他对生活的感悟和社会现实的批判。此诗表达了他对于劳动人民的同情以及对自然现象的观察。通过描绘送柴火的场景,诗人展现了乡村生活的艰辛,同时也反映了农民对生活的基本需求。此外,诗中的“积时甘在下,炊后始知劳”揭示了劳动的价值,只有亲身体验过辛苦的人才能真正理解劳动者的辛劳。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深厚的人文关怀和高尚的道德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