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经凌虚台,留骨希夷峡。
何似学刘伶,未死先荷锸。

以下是对《凌虚岩》这首诗逐句的翻译与注释:

  1. 诵经凌虚台:在凌虚岩上诵读经文,留下骨头葬在希夷峡。
  • 诵经凌虚台:在这里诵读经文,凌虚台是武当山的一个著名景点,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 留下骨头葬在希夷峡:在希夷峡留下自己的遗骨,表明了作者对修行、超脱世俗的坚定信念。
  1. 未死先荷锸:尚未死去就准备挖掘坟墓,表示生前追求精神自由和生命意义的强烈愿望。
  • 未死先荷锸:指尚未去世就开始准备身后事,暗示了其对生死观念的思考和对生命价值的追问。
  1. 何似学刘伶:不如学习刘伶,未死就已准备安葬自己。
  • 何似学刘伶:比喻没有真正实现生命的延续和超越,而选择了一种更为消极的生命态度。
  • 未死先荷锸:表达了一种对人生意义和生命价值的追求,以及对传统生活方式的反叛和反思。
  1. 未死先荷锸:表示对生命的态度非常严肃,不满足于物质生活的舒适,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
  • 未死先荷锸:通过描述自己对生命的态度,传达了一种对生命的敬畏和对自我实现的追求。
  • 此句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生命意义的深刻认识,以及对于传统生活方式的挑战和反思。

这首诗通过对古代隐士生活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于精神自由和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通过对“诵经凌虚台”和“未死先荷锸”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生命态度的严肃态度,以及对传统生活方式的反思和批判。这首诗不仅揭示了诗人对于生命意义的深刻理解,也传达了一种对于精神自由的追求和对于生命价值的反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