弇园五载内,重见二难过。
不独金兰合,还怜玉树多。

《奉诏为谭司马治墓便道归省访余弇园得三绝赠之》,王世贞的这首诗,表达了他作为内史奉诏治理谭司马墓地的情景,以及他在归途中拜访友人、游览弇园所得到的三首绝句,每一句都蕴含了深深的情感和独特的意境。

诗句释义及赏析如下:

  1. “梁内史奉诏为谭司马治墓便道归省访余弇园得三绝赠之”
    梁内史奉诏旨治理谭司马的墓地,为了完成使命而从治丧的路途中返回,拜访友人并游览了友人的园林——弇园,得到了三首绝句。
  • 关键词: “奉诏”,指的是接受皇帝的命令或指示;“治墓”,指治理坟墓;“便道”,表示顺便的道路或方式;“归省”,表示返回家乡或访问亲友;“访余”,表示访问友人;“弇园”,即弇山园,是明代的一个著名园林。
  •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梁内史在治理谭司马墓地的同时,顺道回家省亲,又游览了友人的弇园,并得到三首绝句,体现了他忙碌之余对友情的珍惜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1. “白发闾休倚,红颜且下机。”
    描述了梁内史在归途中的感慨,白发象征着岁月的流逝,红颜则暗示着青春易逝。
  • 关键词: “白发”,表示年龄的增长或时间的流逝;“闾休倚”,意为倚靠在巷口休息或等待;“红颜”,表示年轻美好的容颜。
  • 赏析: 这句诗反映了梁内史对时光飞逝、青春不再的感慨,也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1. “里中争诧说,内史锦衣归。”
    表明梁内史的归来引起了邻里的惊叹,他的衣着华丽如同锦衣一般。
  • 关键词: “争诧说”,表示邻居们对此事的议论纷纷;“内史”,古代高级官员的称号;“锦衣”,通常用来形容华丽的衣服或服饰。
  • 赏析: 这个句子描绘了梁内史归来时的盛况和人们对他的尊敬与好奇。
  1. “罢辍螭头直,行封马鬣阡。”
    形容谭司马墓地修建时,采用龙形石柱作为标志的场景,以及对其墓地进行封土的标志行为。
  • 关键词: “螭头直”,指龙首形状的石柱;“马鬣阡”,表示在墓地上用土封土。
  • 赏析: 这两句诗展现了谭司马墓地的庄严和神圣,同时也反映了古代墓葬文化的特色。
  1. “君看大司马,应否象祈连。”
    通过对大司马的比喻,来表达对谭司马墓地风水好坏的疑问。
  • 关键词: “大司马”,古代对高级武官或宰相的尊称;“象祈连”,指模仿祈连山(位于今山东)的形状建造墓地。
  • 赏析: 这句诗通过对比祈连山的风水,暗示谭司马墓地的风水可能不如其名山般吉祥。
  1. “罢辍螭头直,行封马鬣阡。”
    再次强调了谭司马墓地的庄严和神圣。
  • 关键词: “螭头直”,同上;“马鬣阡”,同上。
  • 赏析: 这句诗进一步突出了谭司马墓地的尊贵和庄严,同时也反映了古代对于墓地选址的重视。
  1. “白发闾休倚,红颜且下机。”
    表达了梁内史对岁月变迁的感慨,以及对青春逝去的无奈。
  • 关键词: “白发”,同上;“闾休倚”,“下机”,分别指倚靠和下车。
  • 赏析: 这句诗通过对比梁内史的白发和友人的红颜,揭示了时间对人的影响和生命的无常。
  1. “里中争诧说,内史锦衣归。”
    描述了梁内史归来时的盛况和人们对他的尊敬与好奇。
  • 关键词: “争诧说”,同上;“内史”,同上;“锦衣”,同上。
  • 赏析: 这个句子描绘了梁内史归来时的盛况和人们对他的尊敬与好奇。
  1. “罢辍螭头直,行封马鬣阡。”
    形容谭司马墓地修建时,采用龙形石柱作为标志的场景,以及对其墓地进行封土的标志行为。
  • 关键词: “螭头直”,同上;“马鬣阡”,同上。
  • 赏析: 这两句诗展现了谭司马墓地的庄严和神圣,同时也反映了古代墓葬文化的特色。
  1. “君看大司马,应否象祈连。”
    通过对大司马的比喻,来表达对谭司马墓地风水好坏的疑问。
  • 关键词: “大司马”,同上;“象祈连”,同上。
  • 赏析: 这句诗通过对比祈连山的风水,暗示谭司马墓地的风水可能不如其名山般吉祥。

王世贞的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梁内史治理谭司马墓地的过程及其感受,同时表达了对人生、时间和历史的深刻思考。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表现了作者对故友的怀念之情,也反映了他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