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君当日共三馀,毫腐囊收定不如。
一字雕成真玉叶,千秋忽发冢中书。
诗句原文:
屈指燕台被发时,调高长惜和人谁。
何人不诵阳春句,只有君身那得知。
翻译:
王世贞的《梓于鳞集有感八绝句》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历史变迁中的人物命运与情感纠葛。首句“屈指燕台被发时”,通过“被发”这一细节,暗示了历史的沧桑和岁月的流逝,同时也暗指人物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心境与境遇。次句“调高长惜和人谁”,则表达了对往昔时光的怀念与留恋,以及对当时未能及时参与的人的深深惋惜。
注释:
- 燕台:指古代燕地的宫殿,此处可能代指历史上的某些重要事件或人物聚集之地。
- 被发:古代的一种风俗,男子成年后剪去头发,以示成年。这里可能用来形容某个历史时期或人物的特殊身份或状态。
- 屈指:用手指来计算时间或数量,这里可能意味着对过去的回顾或回忆。
- 长惜:长时间的珍惜或怀念,反映了作者对过去时光的深厚情感。
- 和人:指与他人共同经历或讨论的人,这里可能指的是与作者一同经历或见证过某些历史事件或人物的朋友、同伴等。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变迁中的人物命运与情感纠葛的描绘,展现了王世贞深邃的历史观和深刻的人生感悟。诗中的“屈指燕台被发时”和“调高长惜和人谁”等句子,不仅富有历史意味,也蕴含着深厚的情感色彩。它让我们能够感受到诗人对历史的独特见解和对人生的独特感悟。同时,这首诗还体现了王世贞作为明末文人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展示了他卓越的文学才华和深远的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