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组练控雕弧,竦立辕门听若无。
阅罢不须鞭贯耳,此军原属斗於菟。
【注解】
大廷尉孙公山甫:指孙樵,字公山甫,唐代著名诗人。阅兵以六绝句见遗:孙樵用六首诗来表达他对军队的看法和期望。此皆公节制之师:这六首诗都是他指挥军队的法则。予乐观厥成耳:我对这些结果表示乐观的态度。辄勉奉酬以伸感谢:我只好勉强地回应他的赠词以表达我的感激之情。
【翻译】
三千组练控雕弧,
士兵们整齐排列着像雕鹰一样。
他们耸立在辕门之上,
仿佛没有听到军令的样子。
阅罢不须鞭贯耳,
士兵们已经训练有素不需要鞭打就能听从命令。
此军原属斗於菟,
这个军队原本就是属于斗于菟的部队。
【赏析】
这首绝句描写了士兵的军容军威。开头两句“三千组练控雕弧,竦立辕门听若无”,写军队的整齐、威武。“三千”,是概数,说明人数之多。“组练”是指士兵的训练。“控”字表现了军队的纪律性。“控雕弧”是说士兵们像雕鹰一样,控制着雕弓。“瞭”字表现出士兵们站立得笔直。“竦立”,形容他们站得高傲,如同挺立的山峰。“辕门”指的是军营的大门,古代军队中的重要标志。“听若无”,意思是士兵们听不到号令的声音。这两句话把士兵们训练有素,严整威武的形象生动地刻画出来了。最后一句“阅罢不须鞭贯耳”,是对前面所写景象的解释。“阅罢”是说经过操练之后。“不须”的意思是不需要。“鞭贯耳”比喻士兵们已经训练得非常熟练,即使用鞭子抽打他们的耳朵也不会有反应。“此军原属斗於菟”,这是对前面所写的景象的进一步解释。“原属”意思是本来……,“斗於菟”是说这些士兵原来就是属于斗于菟的部队。“斗於菟”是古代的一个地名,位于今河南省境内。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士兵们本来就有战斗的能力,所以用不着鞭打他们也能保持高度的戒备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