瘴色惊霜一马骢,故人谁似李端公。
柳州垂柳应无数,心在襄西落木中。
诗句翻译:
答李侍御惟贞时方按柳州(其一)
王世贞 〔明代〕《答李侍御惟贞时方按柳州(其一)》
瘴色惊霜一马骢,故人谁似李端公。
注释:瘴气令人感到寒冷的霜色让骏马受惊,我怀念的老朋友谁能比得上李端的风度?
赏析:此诗通过描写友人李侍御在柳州任职时的风土人情,表达了诗人对这位朋友的深厚情谊和对其工作成就的赞美。诗中“瘴色惊霜一马骢”形象地描绘了岭南地区的恶劣气候环境,以及在这样的环境下仍能坚守岗位、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李侍御的赞美,展现了他卓越的领导才能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整首诗歌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明代文人山水游记诗中的佳作之一。
译文:
答李侍御惟贞时方按柳州(其二)
王世贞 〔明代〕《答李侍御惟贞时方按柳州(其二)》
柳州垂柳应无数,心在襄西落木中。
注释:柳州的柳树应该有很多棵,我的心仿佛在襄西落木中徘徊。
赏析:《答李侍御惟贞时方按柳州》这首诗,是诗人在接到李侍御(李端公)的来信后所作。信中表达了李侍御在广西柳州任职时,那里的风土人情深深吸引了他,让他无法割舍。而诗人也借此机会,向李侍御表达了自己的敬意和思念之情。
诗人首先用“柳州垂柳应无数”来描绘了柳州的自然风光,垂柳依依,仿佛诉说着那里的故事。而后一句“心在襄西落木中”,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这里的“襄西”指的是襄阳地区,而“落木”则代表着萧瑟的秋意和生命的无常。诗人将这份情感投射到柳州的柳树上,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而富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