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说法张无垢,犹自低头妙喜公。
读尽传灯杲师业,觉他心地未全空。
【注】①张无垢:即张果,唐玄宗时人。②妙喜公:即惠能。③杲师业:指慧可的传法。④觉他心地未全空:觉:领悟;空:佛家语。悟到别人的心地尚未完全空净。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晚年写的诗。此诗前两句写自己对佛学的理解,认为禅宗不拘泥于文字,而要通过“纵横说法”来领悟佛法。后两句写自己的悟道过程,从悟到别人心地尚未完全空净,从而领悟了佛法,也悟到了佛法的本质。
首联“纵横说法张无垢”,意思是说佛教禅宗不讲经文,而是以“纵横说法”来领悟佛法。这里的“纵横说法”,是指佛教禅宗强调的直接、自然、平等地传授教义的方法,也就是“顿悟”。张无垢(公元756—835年),唐代僧人,俗姓冯,长安人,因得道成仙,被唐玄宗封为无垢和尚。这里把张无垢作为禅宗的象征,表示作者对禅宗的向往。
颔联“犹自低头妙喜公”,意思是说尽管禅宗不注重经文,但作者仍然像低头学习一样,认真研读禅宗大师们的著作,从中领悟佛法。这里的“妙喜公”,指的是禅宗五祖弘忍,他在少林寺中创立了一个学派,称为“东山法门”。作者在这里用“犹自”一词,表示虽然禅宗不注重经文,但他仍然在认真地学习禅宗大师们的学说。这体现了作者对禅宗学说的尊重和理解。
颈联“读尽传灯杲师业,觉他心地未全空”,意思是说作者已经阅读了无数禅宗大师的著作,领悟了他们的教义,也领悟到了佛法的本质。这里的“传灯”,指的是禅宗大师的教义,如六祖惠能的《坛经》等;“杲师业”,则是指这些教义所蕴含的佛理。作者通过阅读这些著作,领悟了佛法的本质,也领悟到了佛法与人生的关系。这里的“觉他心地未全空”,是指作者通过领悟佛法,看到了别人的心地尚未完全空净,从而领悟到了佛法的真正意义。这体现了作者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领悟。
尾联“觉他心地未全空”,意思是说作者通过领悟佛法,看到了别人的心地尚未完全空净,从而领悟到了佛法的真正意义。这个观点与禅宗的核心思想相一致,也体现了作者对禅宗学说的深刻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