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岁三月复三日,忽逢楚狂为楚歌。
即无草圣愧逸少,雅有兰亭如永和。
故知故事不可再,避人避地将谁过。
家西一湾小曲水,屋后半榻贫维摩。
偶然儿子致红友,聊为桃花飞白波。
盘餐第输狗杞美,鼓吹其奈鸢筝多。
挚虞小儒不解事,无可韨除如我何。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杨慎的《三月三日与儿辈饮桃花下作》。

译文:
去年三月初六,我们曾一起在弇园欢聚畅饮,今年又恰逢这个日子,我不禁想起去年的往事。
去年三月,我再次回到弇园,突然遇到了楚国的狂人,他正在为楚国的歌曲而歌唱。
即使没有草圣(指张芝)那样高超的书法技艺来羞愧吴郡太守张芝,但仍然有着兰亭(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般的雅致和永和(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永和九年)般的风韵。
因此可知,这样的旧事是无法重现的,如果避开人群、避开地方,又能向谁诉说呢?
我家的西面有一条小溪流,屋后有一张半榻,我在这里度过了贫穷的日子。
偶然间儿子寄来红友,我便在桃花下饮酒作乐,欣赏着飞白波的美景。
虽然盘餐美味如狗杞(一种珍贵的食材),但鼓吹却不如鸢筝(即风筝)那样多。
挚虞的小儒不懂得这些事,无法理解我的无奈。

关键词解释:

  • 三月三日:农历三月三日,古人常在这个节日里举行宴会或赏花活动。
  • 屋后桃花下:描绘了一幅春天景色优美的画面,桃花盛开,屋后的环境幽静宜人。
  • 楚狂为楚歌:楚狂接上了楚歌声。楚狂接上一句,意即被楚地的狂人用楚歌来唱歌。
  • 草圣:草书大家张芝,以行书见长。
  • 兰亭:指东晋王羲之的兰亭序,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部杰作。
  • 维摩:指维摩诘菩萨,传说中居住于南方世界的大乘菩萨。
  • 盘餐第输狗杞美:意思是盘餐美食比不上狗杞的美味。
  • 鼓吹:鼓吹是一种古代乐器,也泛指音乐。
  • 韨除:同“除”,解除、摆脱。
  • 稚子:小孩子。
  • 红友:红色的朋友,这里指的是儿子寄来的酒席邀请。
  • 桃花飞白波:形容春光明媚,桃花盛开时水面上飘动的浪花。
  • 盘餐第输狗杞美,鼓吹其奈鸢筝多:意思是说盘餐比不上狗杞的美味,鼓吹也比不过鸢筝的数量。
  • 挚虞小儒:指挚虞,一位儒家学者。

赏析:
这首诗是杨慎在明万历三年(1577年)三月初六与家人及儿子们在弇园相聚时的即兴之作。诗中回忆了过去的聚会,感叹时光荏苒,人事变迁。通过对比去年的聚会和今年的聚会,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下生活的感慨。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生活经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