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云大厦颠,一木不能当。
在昔有靡氏,孤旅兴少康。
避狄奔岐下,周鼎日隆昌。
桓桓仲山甫,车攻佐宣王。
巨君挟狙诈,炎汉郁销亡。
九有尽为新,片烬起昆冈。
兴废固无端,贤者自有常。
天柱中崩绝,妖牝操皇纲。
鲁卫相鱼肉,聪勒噬边疆。
自余与祖生,束发共徊翔。
慷慨动鸣鸡,寒霜溢干将。
天意与我违,边尘飞晋阳。
干戈迫跬武,穹庐被川梁。
俨若笼中翼,欲飞触四旁。
岂不念昔贤,何以趾遗芳。
大海呷鲸波,一苇思自航。
悴柏束颠崖,陵苕摧素商。
存为七尺辱,没为千载伤。

诗句:

虽云大厦颠,一木不能当。

在昔有靡氏,孤旅兴少康。

避狄奔岐下,周鼎日隆昌。

桓桓仲山甫,车攻佐宣王。

巨君挟狙诈,炎汉郁销亡。

九有尽为新,片烬起昆冈。

兴废固无端,贤者自有常。

注释:

  1. “虽云大厦颠”:比喻虽然国家看似崩溃(大厦),但实际上仍有一定的支撑(颠)。
  2. “一木不能当”:意味着即便是最坚固的一根木头也无法单独承受大厦的重量。
  3. “在昔有靡氏”:指古代的靡国,历史上的一个弱小国家。
  4. “孤旅兴少康”:少康是一个复兴的典范,从一个被灭的家族中崛起。
  5. “避狄奔岐下”:指为了躲避外族入侵,周朝的一些贵族逃到了岐山之下。
  6. “周鼎日隆昌”:比喻周朝的繁荣和昌盛。
  7. “桓桓仲山甫”:仲山甫是一位忠心耿耿、才能出众的政治家。
  8. “车攻佐宣王”:指仲山甫作为辅佐宣王的大臣,辅助周王朝巩固政权。
  9. “巨君挟狙诈”:描述一些君主利用欺诈手段来巩固自己的统治。
  10. “炎汉郁销亡”:汉朝因为宦官专权而逐渐衰败,最后走向灭亡。
  11. “九有尽为新”:比喻国家的领土最终会全部落入新的统治者手中。
  12. “片烬起昆冈”:形容即使是微小的火种也能引发更大的变化。
  13. “兴废固无端”:国家的兴衰往往不是由单一因素决定的,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4. “贤者自有常”:即使环境变化,真正的贤者仍然能够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描绘了国家和个人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兴衰变化,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思考。通过对古代历史人物的引用和现代政治环境的对比,诗人探讨了权力更迭、个人奋斗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同时,诗中也体现了诗人对于道德坚守和智慧运用的肯定,鼓励人们在动荡的时代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寻找自己的道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