迹往忽若冥,念来浩无倪。
遨游将抒抱,更使中不夷。
东轮背西鞅,荒楚属中逵。
芊眠平芜合,郁术浮云驰。
回首崦嵫湛,恍睹皇乾卑。
赴暝无停色,嘘枯有馀悲。
饥兔走顾罝,倦鸟详恶枝。
岂不怀休饭,虞在罗伏机。
奈何服明哲,俯首就衔羁。
大火弥原来,焉能以瑾辞。
龙战遗园绮,鸿冥辨孙嵇。
神龟安曳涂,雄鸡惮为牺。
冯生超自洒,人理其庶几。

【注释 】

迹:足迹,踪迹。冥:通“瞑”。无倪:无边无际。遨游:逍遥自在的漫游。抒抱:抒发怀抱。中不夷:内心不为所动。东轮:指太阳。背西鞅:夕阳西沉时的影子在西边。荒楚:荒芜的地方。属中逵:属于中间的路上。芊眠:长满草的地方。平芜:平坦的草地。郁术:指郁郁葱葱的树木。皇乾:太阳。赴暝(wěi):傍晚,黄昏。无停色:不停叹息。虞:同“犹”,还是。罗伏:罗织网捕。服明哲:学习明智。俯首就衔羁:低头服从束缚。大火:指太阳,日出东方,故说太阳弥原来。瑾辞:美玉,这里比喻美好的言辞。绮:花纹,比喻美丽的景色。鸿冥:大雁高飞。辨:辨别。孙嵇:指晋代人嵇康、阮籍。冯生:《后汉书》记载,冯衍有《显志赋》和《显志诗》。超自洒:超越世俗的清高。人理:人的常情。其庶几:大概可以这样。

【赏析】

此诗写诗人秋日郊眺时的感慨与思索,表现了他旷达的胸襟和对人生哲理的领悟。

起句以“迹往忽若冥”领起全诗,意谓自己的足迹如同冥间一样,没有来处,也没有去处。这一句是说,自己像冥间的人那样,没有归宿,没有归途,因此也就无所谓去留;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像冥间的人那样,无法解脱,无法解脱。“念来浩无倪”二句写诗人内心的矛盾,一方面,他想到过去,感到茫然无际;另一方面,他又想到未来,感到渺茫难料。两句互为表里,一前一后,构成一种强烈的对比。“遨游将抒抱”三句,是说诗人想通过逍遥自适的方式来抒发自己的胸怀,但结果却是内心不为所动,依然如故。这就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无奈。“更使中不夷”以下六句,写诗人眺望东边太阳落山的情景。夕阳映照在西边,形成一道长长的影子;荒楚之地在中间的路上;草木茂盛的地方在路的两旁;回首遥望西山,只见它湛蓝湛蓝;抬头远望,只见天边的太阳已经落下,而自己的心却久久难以平静;叹息之余,又不禁想起了古人的遭遇。以上八句主要写诗人观日而感怀古人的遭遇和命运。末四句是写自己的思考。“岂不”二句承上启下,由古及今,由外及内;“虞在罗伏机”三句,由自然现象联想到社会现象,由人世间的险恶写到自己的处境,从而得出了“奈何服明哲,俯首就衔羁”的结论,表示自己宁愿超脱世俗的清高,也不愿低头屈膝于权势之下的困境之中。

全诗意境开阔,想象丰富,语言流畅自然,感情真挚深沉。

这首诗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状况,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追求自由的精神面貌,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