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酒出中逵,皓魄起前楹。
始见衔半规,稍稍渐成盈。
积雪焉藏照,天地吐馀清。
恍若玉龙飞,乔松郁峥嵘。
羁雌无停影,号雄有求声。
狐貉虽被躬,旷士中不胜。
安驾双鸾翼,并起翔天京。
【诗句释义】
夜起步中庭有感
夜深了,我独自步出中庭,看着天上的月亮。
罢酒出中逵,皓魄起前楹。
我放下酒杯走出了中庭,抬头看着明亮的月光。
始见衔半规,稍稍渐成盈。
我看到月亮刚刚从云层中露出一半,逐渐变得圆满。
积雪焉藏照,天地吐馀清。
雪覆盖着大地,月光洒在田野上,天地间充满了清新的气息。
恍若玉龙飞,乔松郁峥嵘。
仿佛玉龙在天空中飞翔,高山上的松树郁郁葱葱。
羁雌无停影,号雄有求声。
鸟儿们在空中自由飞翔,发出求偶的声音。
狐貉虽被躬,旷士中不胜。
狐狸和貉等动物虽然得到了满足,但我这样的旷达之士还是难以满足。
安驾双鸾翼,并起翔天京。
我想乘坐双翅鸾鸟的翅膀,一起腾空而起,飞向天京。
【译文】
夜已深沉,我独自走出庭院仰望皎洁的明月,看到它从云层中升起,渐渐变得明亮圆满。白雪皑皑覆盖着大地,月光照亮田野,使大地充满清新气息。我仿佛看到玉龙在天际飞舞,高山上的松树显得郁郁葱葱。鸟儿们在天空中自由翱翔,发出求偶的声音。尽管狐狸和貉得到了满足,但像我这样胸怀宽广的人仍然无法满足。我渴望像鸾鸟一样展翅高飞,一起冲上云霄。
【赏析】
《夜览新月》以“夜起步中庭”为开端,勾勒了一个宁静的夜晚景象,营造了一种静谧的氛围。接着,作者用“罢酒出中逵”引出了主体人物,他放下酒杯,走出庭院,抬头望向天空,开始欣赏新的一轮明月。此时,“皓魄起前楹”,月亮已经升至前楹之上,明亮而圆满。这种描绘既表现了月亮的美好,也暗寓着主人公对美好事物的喜爱之情。
美好的时光往往短暂。接下来,“始见衔半规,稍稍渐成盈”两句,描绘了月亮的逐渐圆满。这不仅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更是对人生哲理的一种隐喻。正如月亮从初亏到盈凸的过程,象征着人生的起伏变化,既有低谷,也有高峰。因此,这里的“衔”字,既指月牙儿挂在夜空中的形态,又暗喻人生的起起伏伏。
在欣赏完美丽的月色后,诗人不禁产生了感慨:“积雪焉藏照,天地吐馀清。”这句诗描绘了雪后的清晨,阳光照耀下的大地,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同时,“天地吐馀清”也暗示了自然界的清新与纯净,以及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愉悦。
诗人笔锋一转,用“恍若玉龙飞,乔松郁峥嵘”描绘了一幅壮丽的画面:玉龙在天空中翱翔,高山上的松树郁郁葱葱。这既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是对人生境界的向往。玉龙代表着吉祥和力量,寓意着人们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勇往直前;而松树则代表着坚韧和不屈,象征着人们在面对困难时永不放弃的精神。
尽管诗人内心充满了感慨和向往,但他却感到自己无法完全满足。因此,“羁雌无停影,号雄有求声”两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不安。这里的“羁雌”指的是被束缚的雌鸟,无法自由飞翔;“号雄”则是指雄鸟发出求偶的声音,寻求伴侣。这种矛盾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自由、幸福和安宁的追求。
诗人以“狐貉虽被躬,旷士中不胜”结束了这首诗。这句诗表达了一种无奈和辛酸:尽管狐狸和貉等动物得到了满足,但像诗人这样胸怀宽广、志向远大的人却依然无法得到满足。这既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讽刺,也是对自我价值的一种质疑。然而,诗人并没有因此而气馁或消沉,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安驾双鸾翼,并起翔天京。”他渴望像鸾鸟一样展翅高飞,一起冲上云宵,实现自己的梦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与执着。同时也反映了人类内心深处的矛盾与挣扎,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幸福和安宁的深深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