遨翔黄鹄颠,焦螟望为疑。
昔与二三子,坚白守空规。
天贻乔松质,何惧风不持。
岂意雷霆举,击我双连枝。
宁无一杯酒,杯尽华嵩移。
延首盼穹荒,愯然中奋飞。
【注释】
遨翔:飞翔。颠:高。焦螟:即螟蛉(音liáng),一种小虫。望为疑:望见以为是。二三子:指朋友。坚白:坚贞洁白,这里指清白的志节。空规:空幻的理想。天贻:上天赐给。乔松:高大挺拔的松树。何惧:哪里害怕。雷霆举:比喻突如其来的袭击。双连枝:二株并排的树木。宁无:岂没有?一杯:一杯酒。华嵩移:像山一样移动,比喻被推翻。延首:伸长脖子。中奋飞:心中奋发向上。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兼托志的七言古诗。诗中咏物,托志于“黄鹄”(古代传说中的神鸟),以比喻诗人的朋友。全诗通过咏物,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赞美之情和不畏强权、坚持信念的思想感情。
首句“遨翔黄鹄颠”,写诗人仰视高空盘旋飞舞的黄鹄,想象它在万里晴空中自由自在地翱翔,它那矫健优美的身姿,令人羡慕不已。黄鹄在古人心目中是吉祥的象征,人们常借它来表示对美好前程的向往和祝福。这里,诗人把“黄鹄”作为自己和友人的代称,既形象生动,又贴切自然。
颔联两句用典:“焦螟望为疑”,“昔与二三子”。焦螟,一种小虫,这里用以自比,意思是说自己虽像小虫般微不足道,但怀有坚定的节操,决不向邪恶势力屈服。二三子,指自己的朋友们。这里指诗人的朋友。这两句表明,自己虽然地位卑微,但却有高尚的品格。诗人以“坚白”比喻自己的志节,“空规”则比喻自己的理想。这两句是说,自己虽然不能像天上的大雁那样翱翔天际,但却能坚守自己的理想,不受世俗的污染。
颈联两句用典:“天贻乔松质”,“击我双连枝”。乔松,高大挺拔的松树。这里指君子的品质和气节。天贻,上天赐予,指君子的品德和才能。这两句说,自己虽然地位卑微,但却有高尚的品德和才能,就像一棵挺拔的松树一样。这两句既是对前面两句的自我评价,也是对友人的赞誉和期待。
尾联两句用典:“宁无一杯,杯尽华嵩移。”这两句借用了《庄子·逍遥游》中“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起而波涌,鼎沸而舟不定矣!故方且容膝,长筵大坐,则欱之而不入,覆之而不载,亦不知其几千万落也。”意谓,难道没有过这样的时刻,你我之间,一杯浊酒可以倾心相谈,直到酒尽人散时,友情才告结束呢?“延首盼穹荒”,仰望苍天,心怀壮志,盼望着有一天能够振翅高飞。这两句是说,自己虽然地位卑微,但却有着远大的抱负和志向,希望能够像鸟儿一样振翅高飞,展翅飞翔在广阔的天地之间。
这首诗以黄鹄为喻,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崇高理想。诗人通过对黄鹄的描绘,塑造了一位具有高尚品质、坚定信念、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的形象。同时,诗人还通过引用典故,展现了诗人的才华和抱负,以及他对友情的珍视和期待。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启迪和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