峻伯青云姿,饰玉振鸣步。
二十游京邑,兴文粲烟雾。
一出时贵倾,匪在戚与故。
此道行世间,识者如其素。
岂不谐众欢,要睹中心慕。
纾怀历下生,改辙遵广路。
雅郑辨已勤,况乃垂韶濩。
【注释】
- 广五子篇:指《诗经》中的《大雅·文王》一章。
- 昆山:昆仑山,古代神话中昆仑山是西王母所居之地。这里以昆仑代指周文王。
- 俞允文:周文王的谥号。
- 峻伯青云姿:形容周文王的高大威严之状。
- 饰玉振鸣步:修饰玉佩发出声响。
- 二十游京邑:二十岁时出游于京城。
- 兴文粲烟雾:文章写得辉煌灿烂如烟雾。
- 一出时贵倾:一出仕就受到贵族们的倾慕。
- 匪在戚与故:不是因为戚友旧交而得到赏识。
- 此道行世间:此道理流行于世间。
- 识者如其素:有见识的人像他本性一样了解他。
- 谐众欢:使众人高兴。
- 要睹中心慕:一定要见到他的心意。
- 纾怀历下生:舒缓胸怀来到历城(今山东济南市)。
- 改辙遵广路:改变原来的道路,走宽阔的道路。
- 雅郑辨已勤:分辨高雅与粗俗已经很熟练了。
- 垂韶濩:垂音,乐声;韶濩,《韶》,舜帝的音乐,《濩》,夏禹的音乐。《韶》和《濩》是古代帝王演奏的乐章。
【赏析】
这是一首题咏诗人周文王的作品。全诗分三段,先写文王的外貌、才学及其出仕后受到贵族们的重视和拥戴,再写文王的政绩及被人们所推崇的原因,最后写文王在民间的威望和人们对他的敬仰之情。
首句“峻伯青云姿”,用“峻”字突出了周文王的雄伟形象。“青云”,比喻其崇高的地位,也暗喻其卓越的才能。“饰玉振鸣步”,写其仪容举止端庄,文采斐然。这两句赞美周文王的外貌和才能。
第二句“二十游京邑”,写周文王二十岁出仕,开始施展才干,并受到贵族阶层的重视。“兴文粲烟雾”,写他的才华横溢,文章写得辉煌灿烂如烟雾一般。这两句赞美周文王的才华和文采。
第三句“一出时贵倾”,说周文王一出仕就受到贵族们的倾慕。“匪在戚与故”,写他不因为亲属或故交而获得重用,而是凭自己的能力和才干得到了人们的尊重。这两句赞美周文王的为人和品德。“此道行世间,识者如其素”,说明周文王所推行的政治主张符合时代的要求,所以为人们所接受。
接下来四句“岂不谐众欢,要睹中心慕”,“纾怀历下生”,写周文王在民间受到广泛的欢迎和赞誉。“改辙遵广路”,写他改变了原来的道路,走宽广的道路,即走改革之路,开创盛世局面。这几句写周文王的改革措施和功绩。
最后两句“雅郑辨已勤,况乃垂韶濩”,写周文王辨别是非的能力已经非常娴熟,而且能垂范后世。“垂韶濩”,指周文王善于教化,能垂范后世。这两句赞扬周文王的功德。
全诗语言质朴流畅,风格刚健有力,充分表达了诗人对周文王的崇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