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君自返苏门啸,垂白公车待明诏。
司农榷税力不任,愿得闲曹寄渔钓。
朝游采石访李白,夕向金陵歌谢眺。
长安冠盖者谁子,珥玉纡朱互矜耀。
龙颔欲结千岁穴,青春已随东去曜。
鹓雏高逝腐鼠吓,鹪鹩卑栖黄鹄笑。
君家学士亦如此,碧山焚鱼尚年少。
诗句解析与译文:
华君自返苏门啸,垂白公车待明诏。
注释: “华君”指诗人自己或友人的代称,“苏门啸”可能是指回到故乡后的隐居生活,“垂白”形容头发斑白,“公车”是古代的一种官员出行方式,这里指代官职。
译文: 华君回到了他的故乡,过着隐居的生活;白发苍苍的他等待着朝廷的命令。
司农榷税力不任,愿得闲曹寄渔钓。
注释: “司农”是古代的一个官名,负责管理农业生产和赋税,“榷税”指的是对某些物品征收的税,“闲曹”即空闲的职位或地方,“寄渔钓”表示希望有一个宁静的环境来放松身心。
译文: 司农的工作繁重到让人无法承受,我希望能找一个空闲的地方去钓鱼放松。
朝游采石访李白,夕向金陵歌谢朓。
注释: “采石”是地名,可能是作者游览过的一个地点,而“李白”和“谢朓”都是唐代著名诗人,分别代表两位不同的文人。
译文: 早上我去采石山游玩,寻找李白的影子;晚上我去了金陵城,唱着关于谢朓的诗歌。
长安冠盖者谁子,珥玉纡朱互矜耀。
注释: “长安”指的是当时的首都长安,是一个重要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冠盖”指的是高官显贵们的帽子和车子,“珥玉纡朱”描述的是他们华丽的装饰,“矜耀”则是指他们的炫耀和自豪。
译文: 长安城中谁是显赫一时的人物,他们戴着华丽的头饰、身披丝绸,相互炫耀。
龙颔欲结千岁穴,青春已随东去曜。
注释: “龙颔”可能是指一种珍贵的宝石或象征吉祥的生物,“千岁穴”指的是一个深藏千年的老洞,“青春”通常用来指代美好的年华,“东去”可能是指时间的流逝。
译文: 龙的颔部好像要凿出千岁的洞穴,而我的青春已经随着东流的江水逝去。
鹓雏高逝腐鼠吓,鹪鹩卑栖黄鹄笑。
注释: “鹓雏”是一种鸟,常用来形容高贵的鸟儿,“高逝”意味着飞得很高很高,“腐鼠”指的是腐烂的动物,“鹪鹩”是一种小鸟,“卑栖”则表示栖息在低处,“黄鹄”指的是天鹅。
译文: 高贵的鹓雏高高地飞走了,而那些渺小的腐鼠却吓得发抖;鹪鹩卑微地栖息在黄鹄之上,嘲笑它的高贵。
君家学士亦如此,碧山焚鱼尚年少。
注释: “君家”可能是指某个家族或家庭,“学士”在这里指的是学者或有学问的人,“碧山”可能是指青山,“焚鱼”在这里可能有比喻的意思,表示学问或知识的燃烧。
译文: 你家族中的学士也是如此,即使年纪轻轻,就已经像碧山一样烧尽了所有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