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书生好官职,万事都道书生力。朱幡皂盖者谁子,满目疮痍救不得。
我兄昔作东平日,却罢逢迎劝耕织。闾党豪宗伺颦笑,郡国守相低颜色。
枳棘谁为凤凰叹,鹓雏颇遭老鸱吓。归去旅葵堂上多,种将菰米湖田瘠。
去年汝出东平道,父老初惊渐相识。争献浊酒肥鸡猪,为言童稚今有室。
棠树已见堪把抱,汝鬓何由尚如漆。武定风土亦不恶,临别殷勤怆今昔。
男儿光彩逐手生,将相功名到头识。君不见汉家循吏黄颍川,亦要禾廛出三百。
注释:
自从行送子贤兄判武定- “自从”表明了从某一点开始;“行送”指行走送别,是送别的意思;“子贤兄”是对人的尊称,表示对朋友的尊敬和亲近;“判武定”是指被任命为武定县的县令。
自从书生好官职,万事都道书生力
- “书生”指的是读书人,这里的“好”表示喜欢或者重视;“官”在这里可以理解为职位,是工作的地方;“万事”泛指所有的事物;“都道”是说普遍的看法;“书生力”是指书生的力量或者说书生的能力。这里的关键词是“好官”,意味着喜欢做官;“万事”指的是所有的事;“书生”指的是读书人;“都道”是说普遍的看法;“书生力”是指书生的力量或者说书生的能力。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读书人喜欢做官,并且认为书生有能力做所有的事。
- 朱幡皂盖者谁子,满目疮痍救不得
- “朱幡”是一种古代的旗帜,通常用于祭祀等场合;“皂盖”是一种黑色车盖,通常用于官员出行时乘坐的车辆;“者谁”是用来询问是谁的人;“满目疮痍”形容到处都是战争造成的破坏和创伤;“救不得”是无法挽救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那些穿着红色旗帜、黑色车盖的人是谁?到处都是战争造成的破坏和创伤,无法挽救。
- 我兄昔作东平日,却罢逢迎劝耕织
- “我兄”是指作者的朋友,也就是作者的兄弟;“昔作东平”是指过去的时候;“却罢”是说停止或者放弃的意思;“逢迎”是迎合别人的意思;“劝耕织”是指在农闲时期鼓励农民耕种和纺织;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哥哥以前在东平的时候,曾经停止了这种迎合别人的行为,鼓励农民耕种和纺织。
- 闾党豪宗伺颦笑,郡国守相低颜色
- “闾党豪宗”是指地方上的有权势的家族或者群体;“伺颦笑”是指观察别人的喜怒哀乐;“郡国守相”是指地方上的高级官员;“低颜色”是指态度变得低沉或者沮丧。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那些地方上的有权势的家族或者群体在观察别人的喜怒哀乐,而地方上的高级官员们则变得低沉或者沮丧。
- 枳棘谁为凤凰叹,鹓雏颇遭老鸱吓
- “枳棘”是一种植物的名称,也可以用来比喻困难或者逆境;“凤凰”是指吉祥的象征,也可以用来比喻美好的事情;“鹓雏”是一种鸟类的名称,也可以用来比喻人才;“老鸱”是指一种猛禽,也可以用来比喻恶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谁会为凤凰感叹呢?那只鹓雏(也就是一只美丽的鸟)却被老鸱(也就是一只凶猛的鸟)吓到了。
- 归去旅葵堂上多,种将菰米湖田瘠
- “归去”是指离开一个地方或者一个环境;“旅葵堂”是一种古代的建筑名称,也可以用来比喻家宅;“种将菰米”是指种植菰米;“湖田瘠”是指湖泊周围的田地贫瘠;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要离开了我的家乡,回到旅葵堂上去了,那里有很多菰米可以种植。
- 去年汝出东平道,父老初惊渐相识
- “汝”是指你;“出东平道”是指离开东平的道路或者地方;“父老初惊”是指当地的父老一开始感到惊讶;”渐相识”是指逐渐熟悉起来。
- 争献浊酒肥鸡猪,为言童稚今有室
- “浊酒”是指浑浊的酒;”肥鸡猪”是指肥美的鸡肉和猪肉;”童稚”是指孩子们;”今有室”是指现在有了住所。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大家都争着献出浑浊的酒和肥美的鸡肉猪肉,并告诉我们这些孩子们现在已经有了自己的住所。
- 棠树已见堪把抱,汝鬓何由尚如漆
- “棠树”是指棠梨树;”堪把抱”是指可以抱住的程度;”汝鬓何由”是指你的发鬓为什么还能像涂了漆一样光滑;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们已经看到了棠梨树,它的果实足够大到可以抱住,但是你的发鬓为什么还能像涂了漆一样光滑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作者与朋友之间的离别之情,表达了对于友情的珍视和对于生活变迁的感慨。诗中的一些意象如“朱幡”、“皂盖”、“闾党豪宗”、“郡国守相”、“枳棘”、“鹓雏”等都具有深刻的寓意,反映了诗人对于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质朴而富有情感,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述展现了人生的酸甜苦辣,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