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侯庙貌江之干,中天五六苍松盘。
荒坟累累在其下,人云此地藏衣冠。
长桥瞥见湿云合,南山不散腥风寒。
只言蛟虎袪除易,谁道豺狼行路难。
不独捐身报天子,亦要将心酬国士。
时危豸角何处容,事去龙泉傍谁洗。
白骨犹令老氐慑,赤囊翻助梁王喜。
男儿一掷万事伸,惜哉典午天沈沦。
生吴死晋君莫问,千秋豫让为何人。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周孝侯庙的感慨。

我们来看第一句:“周侯庙貌江之干,中天五六苍松盘。”这里的“周侯”指的是周代的君主,而“庙貌”则是指庙宇的外貌。这句诗描绘了周侯庙的建筑风格和周围的自然景观。“中天五六苍松盘”则描绘了庙宇中的松树盘旋在高空中的景象,表现出了一种雄伟壮观的氛围。

我们看到第二句:“荒坟累累在其下,人云此地藏衣冠。”这里提到了荒坟和衣冠,暗示了庙宇附近可能有古代帝王的陵墓或墓地。同时,“人云”一词表示人们的说法或传闻。

第三句:“长桥瞥见湿云合,南山不散腥风寒。”这句诗描述了诗人在庙宇附近的长桥上所看到的景象。“湿云合”形容天空中的云彩湿润多雨,“腥风寒”则暗示了周围环境的恶劣和寒冷。

第四句:“只言蛟虎袪除易,谁道豺狼行路难。”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庙宇周围环境的看法和感受。他认为蛟虎容易驱除,但豺狼却难以制服,暗示了这些恶势力的存在使得当地的情况更加复杂。

第五句:“不独捐身报天子,亦要将心酬国士。”这句诗表达了诗人的忠诚和奉献精神。他不仅愿意为皇帝效力,还愿意为国家之士付出代价。

第六句:“时危豸角何处容,事去龙泉傍谁洗?”这里的“时危”指的是国家处于危难之中,而“豸角”则指的是国家的旗帜。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现状的担忧和失望。他认为,在国家处于危险的时候,自己的能力和地位都无法得到充分的利用和发挥。

第七句:“白骨犹令老氐慑,赤囊翻助梁王喜。”这句诗描述了庙宇附近的自然环境。“白骨”指的是战争留下的骸骨,而“赤囊”则是指红色的袋子。这里的“老氐”指的是当地的人民,他们因为战争而受到惊吓。而“梁王喜”则可能是指某种吉祥的象征,暗示了某种希望或好运的出现。

第八句:“男儿一掷万事伸,惜哉典午天沈沦。”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感慨。他认为,如果自己能够像男子一样果断地采取行动,就能够摆脱困境。但是,他感到可惜的是,自己在国家危难的时刻并没有能够站出来做出贡献。

第九句:“生吴死晋君莫问,千秋豫让为何人。”这里的“生吴死晋”指的是春秋时期吴国的君主和晋国的国君,而“豫让”则是春秋时期一个著名的刺客。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和感慨。他认为,即使是像豫让这样的英雄人物也难以改变历史的进程,暗示了历史的力量是强大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