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者岁闰愁黄杨,又闻处士星无光。
彭翁病消走病痏,张君日日延医王。
医王耳夺世人口,世人欲杀君独否。
朅来揽镜忽大笑,髡黔剕劓无不有。
朝供一菜粥一瓯,束书万卷从蠹谋。
鲍家累句时触吻,肯共花鸟争春愁。
世人视我赘疣耳,于中近得希夷理。
八百年后君自知,断不相从老彭死。
这首诗是张伯起写给他的好友、同道彭孔嘉的。诗中通过描绘自己和彭孔嘉的疾病与治疗过程,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疾病的顽强抵抗精神。
今者岁闰愁黄杨,又闻处士星无光。
今(现在)者(这),岁(年)闰(闰年)愁(忧愁)黄杨(黄杨木),又(又)闻(听说)处士(地方官或隐士)星(星星)无光(没有光亮)。
译文:如今我生活在一个闰年的春天,又听说你所在的地区没有星光。
注释:今者,现在。岁闰,闰年。愁,忧愁。黄杨,一种树木,黄色的叶子像杨树。处士,古代的隐士或官员。星无光,星星没有光亮。
赏析:诗人通过描述他所在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季节变化,以及他所在地区夜晚的星辰状况,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彭翁病消走病痏,张君日日延医王。
彭翁,你的爷爷。病消,疾病消除。走病痏,指疾病引起的痛苦和烦恼。张君,你的丈夫。日日,每天。延医王,请医生来治疗。
译文:你的爷爷的病被消除了,你的丈夫每天都请医生来治疗。
注释:彭翁,你的爷爷。病消,疾病消除。走病痏,指疾病引起的痛苦和烦恼。张君,你的丈夫。日日,每天。延医王,请医生来治疗。
赏析:诗人通过对爷爷病情的描述和对丈夫请医生治病的描写,表达了对家人的关心和照顾之情。医王耳夺世人口,世人欲杀君独否。朅来揽镜忽大笑,髡黔剕劓无不有。
医王耳,这里指医生。夺,夺走。世人口,世俗之人。欲杀君,想要杀死你。独否,难道不吗?朅来,忽然。揽镜,照镜子。忽大笑,突然大笑起来。髡黔剕劓,剃光头发、割去鼻子和耳朵。
译文:医生的眼睛夺走了世间人的口舌,世俗之人想要杀死你难道不是吗?忽然照镜子大笑,无论是刮去头发、割掉鼻子还是割掉耳朵都没有人能做到。
注释:医王耳,这里指医生。夺,夺走。世人口,世俗之人。欲杀君,想要杀死你。独否,难道不吗?朅来,忽然。揽镜,照镜子。忽大笑,突然大笑起来。髡黔剕劓,剃光头发、割去鼻子和耳朵。
赏析:诗人通过描述医生夺走世俗之口的场景和自己剃光头、割掉耳朵的比喻,表达了对世俗偏见和歧视的不满和反抗之情。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对自己勇气和决心的肯定。朝供一菜粥一瓯,束书万卷从蠹谋。
朝供,早晨供给。一菜粥,一碗蔬菜粥。一瓯,一个碗。束书,捆在一起的书。万卷,成千上万卷。从蠹谋,用蠹虫来磨砺自己的才能。
译文:每天早上只供应一碗蔬菜粥和一瓶饮料,而把成捆的书放在蠹虫旁边用来磨砺自己的才学。
注释:朝供,早晨供给。一菜粥,一碗蔬菜粥。一瓯,一个碗。束书,捆在一起的书。万卷,成千上万卷。从蠹谋,用蠹虫来磨砺自己的才能。
赏析: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简朴的生活和勤奋学习的情景,表达了他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真理的决心。这种精神在历史上有很多先例,如孔子、屈原等都是勤奋好学的人。鲍家累句时触吻,肯共花鸟争春愁。世人视我赘疣耳,于中近得希夷理。八百年后君自知,断不相从老彭死。
鲍家,指的是鲍照家族,这里代指自己的家族或者朋友家族。累句,指连缀的句子。时触吻,时不时触动我的心扉。肯共花鸟争春愁,愿意和花儿鸟儿一起争夺春天的美丽。世人,指世俗之人。视我为赘疣耳,认为我是多余的东西。于中近得希夷理,从中体会到了道家思想的道理。八百年后君自知,八百年后你自己会明白这个道理。断不相从老彭死,绝不跟你一样死去。
译文:鲍家的连缀诗句时常触动我的心弦,我愿意和花儿鸟儿一起争夺春天的美丽。世俗之人认为我是多余的东西,从中体会到了道家思想的道理。八百年后你自己会明白这个道理,绝不跟你一样死去。
注释:鲍家,指的是鲍照家族,这里代指自己的家族或者朋友家族。累句,指连缀的句子。时触吻,时不时触动我的心扉。肯共花鸟争春愁,愿意和花儿鸟儿一起争夺春天的美丽。世人,指世俗之人。视我为赘疣耳,认为我是多余的东西。于中近得希夷理,从中体会到了道家思想的道理。八百年后君自知,八百年后你自己会明白这个道理。断不相从老彭死,绝不跟你一样死去。
赏析:诗人通过对比自己和家人之间的亲情和世俗的看法,表达了他对家庭的珍视和对亲人的关爱之情。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于道家思想的理解,认为这种思想可以帮助人们找到内心的平静和快乐。这种思想在历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如唐代的白居易等人就是这种思想的代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