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杏花东风得意时,曲江千枝万枝雪。争如阿兰若边一株树,独立亭亭媚春月。
欲言不言如有情,欲堕不堕态自生。轻盈乍怯霓裳舞,阿娜疑惊玉笛声。
清尊绿酎催未已,翻遣穷愁醉中起。万事玄都观里桃,一身安丰道傍李。
片片飞花点接䍠,墙阴覆井日平西。酣来一枕江南梦,莫遣流莺恰恰啼。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诗的内容、手法、主题等。本题要求分析诗歌的意象,并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
“君不见杏花东风得意时,曲江千枝万枝雪。”意思是:你看那杏花在东风中盛开,多么得意啊!曲江边杏花万枝竞相开放,如同白雪一般洁白无瑕。这两句诗通过杏花来描绘了长安城的春天美景。“东风得意时”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风得意洋洋的样子,也写出了杏花盛开的盛况,同时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愉悦之情;“曲江千枝万枝雪”描写了杏花开满整个曲江的景象,用“千枝万枝”形容杏树之多,突出了杏树之多,杏花之盛,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美好。
“争如阿兰若边一株树,独立亭亭媚春月”意思是:哪如阿兰若边一株孤零零的杏树,亭亭玉立的独享着春月的清辉。这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前一句以“千枝”来写杏花盛开之盛,后一句则以“一株”来写杏花之小,表现出作者对于杏花的喜爱之情。
“欲言不言如有情,欲堕不堕态自生”意思是:想说又不说,似乎含着情意,想坠落又未坠落,姿态自然流露出来。这两句主要写了杏花的风韵和形态,既表现出了杏花的娇弱美态,又表现出了它的高洁品质。
“轻盈乍怯霓裳舞,阿娜疑惊玉笛声”意思是:它轻盈得仿佛害怕霓裳羽衣舞,婀娜多姿的样子令人怀疑是玉笛声。这两句运用了比拟的手法,把杏花比作舞蹈者,形象地写出了杏花随风摇曳的美丽身段。
“清尊绿酎催未已,翻遣穷愁醉中起。”意思:一壶清香的酒还未喝完,反而惹得我愁绪更浓;喝得大醉才勉强入睡。这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前句以“清”“绿酎”等词来描绘酒香醇厚、色绿如碧的特点,后句则以“愁”“醉”来写诗人内心的悲苦。
“万事玄都观里桃,一身安丰道傍李”这两句运用了反衬的手法,前一句以“玄都观里的桃”来反衬“世事纷乱”,后一句以“道旁李”来反衬“人生短暂”。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世事纷争的感慨。
“片片飞花点接䍠,墙阴覆井日平西”意思是:片片飘零的落花点缀着篱笆上的草茎,夕阳斜照,落在井边的墙头上。这两句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前一句以“飞花”来写落花飘落的动态,后一句则以“䍠”和“日平西”来写静态的景物。
“酣来一枕江南梦,莫遣流莺恰恰啼”意思是:酣睡一觉做了个江南梦,千万别让流莺啼鸣。这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流莺比作人,表达出诗人希望忘却烦恼、安心入梦的愿望。
【答案】
示例: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代表作之一。全诗通过对长安城中杏花的描写,抒发了诗人的情怀与感慨。
首句“君不见杏花东风得意时”开门见山直抒胸臆,将读者带入了春天的氛围之中。第二句“曲江千枝万枝雪”具体描绘了长安城外的景色。第三句“争如阿兰若边一株树”则是对前面景色的进一步描绘,将读者引入到更加宁静的环境中。第四句“欲言不言如有情,欲堕不堕态自生”则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
接着五句诗都是对前四句的延续与发展。最后两句则通过对比和反衬的手法,深化了全诗的主题。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