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闻西有昆仑山,山高不可测,天地垂欲合。又闻东有大溟海,海深不可测,日月所出没。
元始丈人窍鸿蒙,搏揣两气为两雄。上有玉京下三酆,真仙灵皇之所封。
神鳌背负玫瑰柱,烛龙口作玻璃宫。嗟嗟,丈夫乃在世间,龌龊那能言。
我欲抗手如鸟奋笼,我欲振足如兽触藩。飘然凌虚出紫垣,八景玉舆三素幡。
章亥为向导,造父为乘轩。白鹄血腥岂足洗,苍虬翼在时腾翻。
焉知身所诣,但见历历千白榆,举头若可扪昆仑。
城何森切,光彩一何凌乱。时听嘈嘈声,天门漏银汉。
玉女碧绡冠芙蓉,粲然半启含桃红。为言此水既东逝,划作双带横寰中。
一月一书附赤鲤,但逝不返如秋蓬,咄哉恨杀扶桑公。
殷勤语王叟,掉头忽东去。下见扶桑公,其居半云雾。
醉我玄霞浆,三日不得语。一语一泪零,泪下如悬河。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天地山川的古诗,通过昆仑山、大溟海等自然景观,展现了诗人对宇宙的好奇和探索精神。下面是逐句解释:

  1. 昆溟歌赠楚人曾生麟兆
    注释:昆仑山的歌谣送给楚国人曾生,曾生有麒麟的征兆。

  2. 我闻西有昆仑山,山高不可测,天地垂欲合
    注释:我听说西方有座昆仑山,山非常高,仿佛要与天地相接。

  3. 又闻东有大溟海,海深不可测,日月所出没
    注释:我又听到东边的大海,海很深,太阳和月亮都在其中出现和消失。

  4. 元始丈人窍鸿蒙,搏揣两气为两雄
    注释:元始天尊在鸿蒙之中开辟了两股正气,形成了两个世界的主宰。

  5. 上有玉京下三酆,真仙灵皇之所封
    注释:上面的玉京是神仙居住的地方,下方有三个酆都城,是真正的神灵所在的地方。

  6. 神鳌背负玫瑰柱,烛龙口作玻璃宫
    注释:神鳌背着一个玫瑰形状的柱子,烛龙口中吐出的玻璃宫殿。

  7. 嗟嗟,丈夫乃在世间,龌龊那能言
    注释:唉,大丈夫就应该在世上,怎么能说那些不雅的话呢?

  8. 我欲抗手如鸟奋笼,我欲振足如兽触藩
    注释:我想要像鸟儿一样奋力挣脱笼子,又想要像野兽一样冲撞障碍。

  9. 飘然凌虚出紫垣,八景玉舆三素幡
    注释:飘然凌空而出,如同从紫垣中飞出,周围有八景玉舆和三素幡环绕。

  10. 章亥为向导,造父为乘轩
    注释:章亥作为向导,造父作为车夫。

  11. 白鹄血腥岂足洗,苍虬翼在时腾翻
    注释:白色的鹤血并不能洗净罪恶,苍龙的翅膀在飞翔时不断翻转。

  12. 焉知身所诣,但见历历千白榆,举头若可扪昆仑
    注释:谁知道自己会走到哪里,只能看到一排排白色的榆树,抬头好像可以摸到昆仑山。

  13. 城何森切,光彩一何凌乱
    注释:城墙多么陡峭险峻,光芒闪烁却如此混乱。

  14. 时听嘈嘈声,天门漏银汉
    注释:时常能听到嘈杂的声音,天空的门洞透出银色的光芒。

  15. 玉女碧绡冠芙蓉,粲然半启含桃红
    注释:玉女戴着碧绿色的面纱帽子,头上的装饰像荷花一样美丽,鲜艳的红色半开着。

  16. 为言此水既东逝,划作双带横寰中
    注释:有人说这条河水已经向东流去,就像两条腰带横亘在天下。

  17. 一月一书附赤鲤,但逝不返如秋蓬
    注释:一个月里有一信附在红色的鲤鱼上,但是永远不会返回像秋天的芦苇一样。

  18. 咄哉恨杀扶桑公,殷勤语王叟,掉头忽东去
    注释:真是让人痛恨啊,让太阳神(扶桑)都感到遗憾。王叟频频地劝慰他,然后突然向东离去。

  19. 下见扶桑公,其居半云雾
    注释:下来后看见太阳神的居所,那里只有一半被云雾覆盖。

  20. 醉我玄霞浆,三日不得语
    注释:让我沉醉在这玄色的酒浆中,三天都不能说话。

  21. 一语一泪零,泪下如悬河
    注释:每说一句话就落泪,泪滴如同悬挂的河流一样流淌。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昆仑山、大溟海等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宇宙的探索和好奇心。诗中运用了大量的神话传说和象征意象,如”元始丈人”、”烛龙”、”扶桑公”等,表达了诗人对神秘世界的向往和敬畏之情。同时,诗中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现实的不满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如”龌龊那能言”、”咄哉恨杀扶桑公”等,表达了诗人对社会黑暗面的愤怒和无奈。整体而言,这首诗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佳作,既有优美的诗歌形式,又有深沉的意境和思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