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军正行妙入神,大令破体皆天真。
墨池一派流不断,万古谁步琅琊尘。
兰亭之胤何纷纷,片纸几尽江南珉。
只今诸帖重淳化,奚家墨沈犹如新。
李怀琳手王着眼,珷玞遂混连城珍。
临江选石最精绝,二王以外知无人。
麝煤轻拂薄蝉翅,苔文细晕生鱼鳞。
高帝子孙尽隆准,坐使重儓那得伸。
宝船再堕野人手,贫里于今知不贫。
牙签玉轴小贞观,雄飞雌逐家延津。
明窗响拓日再过,纵拙肯作平原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临江二王帖歌
右军(指王羲之)正行妙入神,大令破体皆天真。
墨池一派流不断,万古谁步琅琊尘。
兰亭之胤何纷纷,片纸几尽江南珉。
只今诸帖重淳化,奚家墨沈犹如新。
李怀琳手王着眼,珷玞遂混连城珍。
临江选石最精绝,二王以外知无人。
麝煤轻拂薄蝉翅,苔文细晕生鱼鳞。
高帝子孙尽隆准,坐使重儓那得伸。
宝船再堕野人手,贫里于今知不贫。
牙签玉轴小贞观,雄飞雌逐家延津。
明窗响拓日再过,纵拙肯作平原筋。
这首诗主要讲述了书法艺术的发展和传承,以及作者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欣赏之情。
- “右军”是指王羲之,这里用他的名字来比喻书法艺术的高超境界。他的书法作品被后人称为”右军帖”,代表了中国书法史上的巅峰之作。
- “大令”是指欧阳修,这里用他的名字来比喻书法作品的自然天成之美。欧阳修的书法作品被誉为”大令帖”,也是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作品。
- “墨池”是指王羲之的书房,他的书房内有一个深广的水池。这个水池是王羲之创作书法的地方,因此被称为”墨池”。这里的”墨池”象征着王羲之书法创作的源泉。
- “琅琊”是指古代地名,这里用它来比喻王羲之创作的书法作品。王羲之的书法作品被誉为”琅琊帖”。这里的”琅琊”象征着王羲之创作的辉煌成就。
- “兰亭”是指古代的兰亭集会,这里用它来比喻书法作品的历史价值。兰亭集会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许多书法家都参加了这次集会并创作了书法作品,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王羲之的《兰亭序》。这里的”兰亭”象征着王羲之创作的不朽价值。
- “二王”是指王羲之和王献之,这里用他们的名字来比喻书法艺术的继承与发展。王羲之和王献之都是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人物,他们的书法作品被誉为”二王帖”,代表了中国书法艺术的最高水平。这里的”二王”象征着书法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 “片纸”是指书法作品上的每一笔每一划。这里的”片纸”象征着书法作品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 “江南珉”是指江南地区的优质玉石。这里的”江南珉”象征着书法艺术的高超技艺和独特风格。
- “淳化”是指唐代的一种书法风格,这里用它来比喻书法作品的清新自然之美。唐代书法家柳公权被誉为”大书法家”,他的作品被誉为”柳公权帖”,代表了唐代书法艺术的最高成就。这里的”淳化”象征着书法艺术的清新自然之美。
- “奚家墨沈”是指唐代书法家奚陟,他的作品被誉为”奚陟帖”。这里的”奚家墨沈”象征着书法艺术的精湛技艺和独特风格。
- “李怀琳”是指唐代书法家李邕,他的作品被誉为”李邕帖”。这里的”李怀琳”象征着书法艺术的卓越才华和独特风格。
- “珷玞”是指一种珍贵的玉石,这里用它来比喻书法作品的价值和地位。这里的”珷玞遂混连城珍”象征着书法作品的珍贵无比和价值连城。
- “临江选石”是指古代的一种书法选石方法,这里用它来比喻书法作品的选择之道。这里的”临江选石最精绝”象征着书法作品的最佳选择之道。
- “二王以外”是指除了王羲之和王献之外,这里用它来比喻书法艺术的广泛传播和普及。这里的”知无人”象征着书法艺术的普及程度之高,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 “麝煤”是指麝香的香气,这里用它来比喻书法作品的气息之美。这里的”麝煤轻拂薄蝉翅”象征着书法作品的气息之美和细腻之处。
- “苔文”是指苔藓上的纹理,这里用它来比喻书法作品中的生动活泼之处。这里的”苔文细晕生鱼鳞”象征着书法作品中的生动灵动之处。
- “高帝子孙”是指汉朝皇帝的后代,这里用它来比喻书法作品中的高贵气质和王者风范。这里的”高帝子孙尽隆准”象征着书法作品中的皇家气派和贵族风范。
- “重儓”是指重臣,这里用它来比喻书法作品的重要性和影响力。这里的”坐使重儓那得伸”象征着书法作品的重要性和影响力之大,足以影响国家的兴衰成败。
- “宝船”是指古代的一种船只,这里用它来比喻书法作品的价值和地位。这里的”宝船再堕野人手”象征着书法作品落入民间之手,失去了原本的尊贵地位。
- “贫里于今知不贫”是指虽然生活在贫困之中,但依然保持清贫的生活态度,这里的“贫”字有双重含义,既指生活贫穷,也指心境清贫,寓意着在困境中保持清高脱俗的生活态度。
- “牙签玉轴”是指古代的书签和卷轴,这里用它们来形容古代书籍的数量之多,以及收藏书籍的丰富性。这里的“小贞观”指的是唐太宗李世民时期的贞观年间,是一个文化鼎盛的时代,这里的“雄飞雌逐家延津”形象地表达了书法作品的广泛流传与人们的喜爱。
- “明窗响拓日再过”是指在阳光下重新拓印的书法作品,这里的“再过”意味着时间的流转与作品的永恒。这里的“纵拙肯作平原筋”体现了作者对自己书法作品的自信和谦逊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