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有吴钩名龙泉,匣之不试泣清铅。虽有蜀琴字松雪,五指不惯同无弦。
何如万卷邺侯架,天与双眼长周旋。咸淳初刻班范史,往往八法开欧颜。
其他七部可指数,浮提漆沈苔文笺。湘縢袭帙牙作签,清香古色时郁然。
老夫不愿乘赤鲤,愿作白鱼游其间。归去来,饱吃三字成神仙。

诗句释义:

  1. “虽有吴钩名龙泉,匣之不试泣清铅。”- 这句表达了即使有一把有名的宝刀(吴钩),但把它放在刀鞘中并不使用,就会因久藏而生锈。比喻有才能的人如果不被重用,就像刀不试则锈蚀一样。

  2. “虽有蜀琴字松雪,五指不惯同无弦。”- 这句话描绘了虽然有一把琴,但是因为没有人弹奏,所以它的音色没有发挥出来,就像五指不习惯弹奏没有弦的琴一样。

  3. “何如万卷邺侯架,天与双眼长周旋。”- 这句话比较了书籍与人的才华。作者认为,拥有万卷书比拥有万贯家产更能让他长久地享受学问的乐趣。

  4. “咸淳初刻班范史,往往八法开欧颜。”- 这里提到了《班范》和《欧体》两本书,前者是书法作品,后者是书法字体,都是古代书法艺术的代表。

  5. “其他七部可指数,浮提漆沈苔文笺。”- 描述了其他七部书籍的内容可以一一数来,每一本书都像是沉在泥潭中的古书一般,上面布满了苔藓。

  6. “湘縢袭帙牙作签,清香古色时郁然。”- 这一句描绘了书籍的样子,像是湘妃竹做的箱子,里面装的是珍贵的古籍。

  7. “老夫不愿乘赤鲤,愿作白鱼游其间。”- 这里的“赤鲤”可能指的是功名利禄,而“白鱼”则是诗人自己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他不愿意追求名利,而是愿意像鱼儿一样自由自在地生活。

  8. “归去来,饱吃三字成神仙。”- 这是全诗的结尾,诗人表达了一种回归自然、享受简单生活的向往。他希望自己能够像陶渊明那样,过上隐居田园的生活,通过读书学习、吟诗作乐等方式,达到心灵的平静和满足。

译文:

九友斋十歌中有一首《虽有吴钩名龙泉》,这首诗表达了即使有一把有名的吴钩(吴国出产的龙泉刀具),但如果它一直藏在刀鞘里而不使用,也会生锈。就像有才能的人如果长时间不被人赏识,就无法发挥自己的才能一样。

另一首是《虽有蜀琴字松雪》,这首诗描绘了尽管手中有一把蜀地出产的琴,但是由于没人弹奏,所以它发出的音色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展现。就像五指不习惯弹奏没有弦的琴一样,无法发出美妙的声音。

还有一首是《何如万卷邺侯架》,这首诗以对比的方式赞美了书籍的重要性。作者认为,拥有一万卷书比拥有万贯家产更能让他长久地享受学问的乐趣。这与前面提到的“宝剑藏鞘无用论”有相似之处。

还有一首是《咸淳初刻班范史》。这首诗讲述了《班范》和《欧体》(即欧阳询的字体)这两本书的艺术价值。它们都是古代书法艺术的代表,值得人们去学习和欣赏。

还有一首是《其他七部可指数》,这首诗描绘了其他七部书籍的内容可以一一数来。每一本书都像是沉在泥潭中的古书一般,上面布满了苔藓。这种描述给人一种历史的沉淀感,仿佛每一本书都是一段历史的回忆。

还有一首是《湘縢袭帙牙作签》,这首诗描绘了书籍的样子。它们像是湘妃竹制的箱子,里面装的是珍贵的古籍。这些书籍就像是一个个知识的宝库,等待着人们去探索和学习。

最后一首是《老夫不愿乘赤鲤》,这首诗表达了老诗人对功名利禄的不屑一顾。他宁愿像一条白鱼一样自由自在地生活,而不是追求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这种态度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哲学的思考。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各种物品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于知识和智慧的珍视。他用富有诗意的语言,将书本、剑和其他物品赋予了深厚的象征意义,表达了他对知识、才华和自由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既有对传统文化的赞美,也有对个人生活态度的表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