穰侯太后弟,勋贤无与伦。
握秉五十年,山东半为秦。
唾手夺相印,咄咄一旅人。
辎重东出关,黄金贱于薪。
人生畏失职,所忧岂在贫。
应侯功不多,况乃疏间亲。
解绶不待晚,翛然保其身。
诗句释义与注释:
- 穰侯太后弟,勋贤无与伦。
- 译文:穰侯是太后的弟弟,他的功勋和贤德没有人能比得上。
- 注释:穰侯是指秦昭王的舅舅魏冉,他在秦朝的政治生涯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太后”通常指的是秦王嬴稷的妻子芈八子,她是秦国的王后,对穰侯的政治地位有重要影响。
- 握秉五十年,山东半为秦。
- 译文:执掌权力长达五十年,崤山以东的地区几乎都被秦国统一了。
- 注释:“山东”泛指崤山以东地区,包括今天的山东、河南一带。“半为秦”说明秦国在该地区的势力已经十分强大,几乎占据了整个区域。
- 唾手夺相印,咄咄一旅人。
- 译文:轻而易举地夺取宰相之位,这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旅人罢了。
- 注释:“相印”指的是宰相之位的象征物,即官印。“咄咄”一词形容气势汹汹的样子。
- 辎重东出关,黄金贱于薪。
- 译文:军队物资运输队向东出发,黄金的价格比柴火还要便宜。
- 注释:“辎重”指的是军中的运送物资的队伍。“东出关”表明这支部队是从东部的关隘出发。
- 人生畏失职,所忧岂在贫。
- 译文:人们在生活上最害怕的是失去职位,而不是贫穷。
- 注释:这句话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人们为了生存往往不得不屈从于权贵的压力,放弃自己的理想和原则。
- 应侯功不多,况乃疏间亲。
- 译文:像穰侯这样的功绩并不多见,何况是在疏远的人当中呢?
- 注释:“应侯”指的是穰侯的尊称,表示尊敬。“疏间亲”意味着在权力结构中处于边缘或者受到排挤的位置。
- 解绶不待晚,翛然保其身。
- 译文:一旦卸下官职,不必等到晚年,就可以安然自保。
- 注释:“解绶”指的是卸去官职,离开政治中心。“翛然”表示轻松自如的样子。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穰侯及其家族成员的权势与衰败,反映了秦朝末期的社会现实和政治斗争。诗中通过对比穰侯的权力与影响力以及个人生活的困窘,揭示了权力与财富背后隐藏的辛酸与无奈。诗人通过对这一历史事件的描述,表达了对权力腐蚀人性、导致个人失落的深刻忧虑,以及对于人生价值和社会责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