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武驱三方,快若风扫翳。
及乎遇匈奴,往往不得志。
长平既雄武,冠军复剽锐。
横穿单于幕,直夺金人祭。
拓地城五原,雪雠光九世。
是时李飞将,子长所深寄。
天幸与数奇,词组成轩轾。
竟令挞伐威,寥寥无可记。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高适的《封丘作》的后四句。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和分析:

注释

  1. 题阙:古代建筑中用于悬挂匾额或题词的部分。
  2. 孝武:指汉武帝,这里用来形容汉武帝的英明和武功。
  3. 驱三方:指汉武帝征服了匈奴、西域等地区。
  4. 快若风扫翳:形容汉武帝的军队如同秋风扫落叶般迅速。
  5. 及乎遇匈奴:到了遇到匈奴的时候。
  6. 长平既雄武: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秦国与赵国的一次著名战役,秦国获胜后变得强大。
  7. 冠军复剽锐:冠军将军再次表现出剽悍的战斗力。
  8. 横穿单于幕:穿越单于(匈奴王)的帐篷。
  9. 直夺金人祭:直接夺取了金人的祭祀仪式。
  10. 拓地城五原:拓展领土至五原。
  11. 雪雠光九世:洗雪耻辱并光大九代的荣耀。
  12. 李飞将:指李广,汉代名将,以勇猛善战著称。
  13. 子长所深寄:李广之子李息,深得汉武帝的信任和重托。
  14. 天幸与数奇:幸运或命运多舛。
  15. 词组成轩轾:言辞之间形成了一种轻重之分,比喻言辞之间的优劣。
  16. 竟令挞伐威:最终导致讨伐的声威。
  17. 寥寥无可记:寥寥无几,没有人能记住。

译文

汉武帝驱赶三方面的敌人,行动迅速如秋风扫落叶。
一旦遇到匈奴,往往不能如意,常常感到失意。
长平之战后,秦国变得强大,而汉朝的冠军将军也显示出剽悍的战斗力。
穿越单于的帐篷,直接夺取了金人的祭祀仪式,展现了威风。
拓展领土至五原,洗雪了屈辱并光大了九代的荣耀。
那时的李广,正是李息,深受汉武帝的信任和重托。
幸运的是与命运多舛,言辞间形成了轻重之分。
最终使得讨伐之声威远扬,但最终却无人能够记忆。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汉武帝的不同阶段的军事成就,表达了作者对于军事策略和战争结果的思考。诗中赞扬了汉武帝统一北方的辉煌成就,同时也指出了在面对匈奴时的种种困难和挫折。通过对李广及其子李息的评价,反映了作者对英勇将领和忠诚臣子的崇敬之情。此外,诗中提到的命运多舛和言辞之间的轻重之分,也体现了作者对人生和历史的深刻思考。整体上,这首诗表达了对历史英雄人物的敬仰,以及对战争和政治命运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