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明感奇征,微言自西竺。
后果摄往因,如环代相续。
楚英慕之诛,崔浩排之族。
姚秦炽之亡,周武熄之促。
趣舍同一途,畴能明罪福。
是以有漏因,智者了不录。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名为《题阙》。下面逐句进行释义:

  1. 永明感奇征,微言自西竺。
  • 永明:这里指的是东晋时期的永明年间,是一个文化鼎盛的时期,也是佛教传入中国的重要时期之一。
  • 奇征:指的是奇异的事件或现象。
  • 微言:指深奥的佛理或宗教教义。西竺:指印度,古代对印度的称呼。
  1. 后果摄往因,如环代相续。
  • 后果:这里的“后果”是指佛教教义中的因果报应观念。
  • 摄往因:意思是说因果报应是循环不断的,就像轮回一样不断交替。
  • 如环:形容因果报应像圆形那样循环往复。
  • 代相续:意思是说这种循环往复的现象一代接一代,持续不断。
  1. 楚英慕之诛,崔浩排之族。
  • 楚英:这里指的是南朝梁武帝萧衍(即梁元帝),他是南北朝时期南梁的开国皇帝。
  • 慕之诛:意思是说他因为仰慕佛教而遭受了杀身之祸。
  • 崔浩:北魏时期的著名学者和政治家,他曾经上书反对佛教,因此被处以极刑,家族也遭到了灭门的惩罚。
  1. 姚秦炽之亡,周武熄之促。
  • 姚秦:指的是后秦,一个由鲜卑人建立的政权。
  • 炽之亡:意思是说后秦因为过度信奉佛教而迅速灭亡。
  • 周武:这里指的是隋炀帝杨广,他在位期间大力推崇佛教,导致国力空虚,最终导致了隋朝的灭亡。
  • 熄之促:意思是说佛教的兴盛加速了国家的灭亡。
  1. 趣舍同一途,畴能明罪福?
  • 趣:意为取舍,这里指的是人们对待事物的不同态度。
  • 舍:意为放弃,这里指的是人们对待事物的态度。
  • 同一途:意思是说人们的取舍之路是相同的,都是沿着一条道路前进。
  • 畴:这里是疑问词,表示“谁”的意思。
  • 能:这里指的是能够做到。
  • 明:意为明了,了解。
  • 罪福:指的是罪恶与福分,这里用来形容人们对善行与恶行的区分。

这首诗通过对比不同朝代的佛教信仰及其对社会的影响,表达了作者对于佛教教义中因果报应观念的深刻思考。同时,也反映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过程中所引发的一系列社会变化和冲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