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讨汉贼,祁山凡六出。
威惠等春膏,精诚贯秋日。
讴谣道相属,身死名不没。
阳都佐东主,举朝服明决。
如何反掌间,名身并遒灭。
即论新城挫,不掩徐塘伐。
成败遂低昂,千秋令中热。

诗句释义:

孔明讨伐汉贼,祁山六出。

威势恩惠等春膏,精诚贯秋日。

讴谣道相属,身死名不没。

阳都辅助东主,举朝服明决。

如何反掌间,名身并遒灭。

即论新城挫,不掩徐塘伐。

成败遂低昂,千秋令中热。

注释:

  1. 孔明讨汉贼,祁山凡六出:诸葛亮讨伐汉贼,在祁山发动战争六次。
  2. 威惠等春膏,精诚贯秋日:威势和恩惠如同春天的甘露,精诚之心如同秋天的阳光。
  3. 讴谣道相属,身死名不没:歌颂和赞美之声连绵不断,即使身死名不显扬也不会被埋没。
  4. 阳都佐东主,举朝服明决:阳都在辅佐东主,朝廷上下一致明确决定。
  5. 如何反掌间,名身并遒灭:怎么会在短时间内,名声和身体同时消逝。
  6. 即论新城挫,不掩徐塘伐:即便论及新城受挫,也不掩饰徐塘的讨伐。
  7. 成败遂低昂,千秋令中热:成败得失随风起落,千秋万代让人心潮澎湃。

赏析:
《题阙》这首诗是诗人对诸葛亮一生功绩的赞颂。首句表达了诸葛亮为了匡扶汉室,英勇讨伐汉贼的决心和行动。第二句描绘了他威势和恩惠如春膏般的滋润,以及他的精诚之心如秋日阳光般照耀四方。第三句进一步强调了诸葛亮的歌颂和赞颂声不绝于耳,即使他身死名不显扬,也无人能掩盖他的伟大贡献。第四句描述了他在阳都在辅佐东主时,朝廷上下一致明确决定的情况。第五句则表达了对于诸葛亮迅速而果断的军事策略的赞叹。第六句则是对于新城受挫和徐塘讨伐的比较,展现了诸葛亮军事上的灵活运用和决策的智慧。最后两句则是对于诸葛亮成败得失的态度,以及他留给后世的影响力和情感的澎湃。整首诗通过对诸葛亮生平事迹的回顾和赞颂,展现了他的卓越才华和伟大精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