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读梁史残,愀然感僧辨。
奸雄志逐麇,肘腋遂中变。
焚骨饮其灰,王颁解修怨。
论功不受赏,竟免丹书谴。
良胜伍行人,终成徇知恋。
此身复为奢,沈冤竟谁唁。
龚壮更超然,巴山从所愿。
这首诗出自南宋诗人刘克庄的作品《题阙》一诗。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每读梁史残,愀然感僧辨。
注释:每次读到关于南北朝时期的历史记载,都会引起我深深的感慨和悲伤,因为我想起了那位被误解的僧人——僧辨。奸雄志逐麋,肘腋遂中变。
注释:那些奸诈的野心家们,他们的志向就像追逐麋鹿一样飘忽不定,而这种变化最终导致了肘腋之间的背叛和变故。焚骨饮其灰,王颁解修怨。
注释:他们焚烧了死者的遗体,将骨灰吞下,以此来消除彼此之间的怨恨。论功不受赏,竟免丹书谴。
注释:他们为了自己的私利而不分青红皂白地攻击他人,结果却避免了朝廷的惩罚。良胜伍行人,终成徇知恋。
注释:这种行为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是忠诚于国家,但实际上却是为了个人的利益,成为了一种徇私情的行为。此身复为奢,沈冤竟谁唁。
注释:我自己再次陷入了奢华的境地,那些受到冤枉的人却没有人来慰问他们。龚壮更超然,巴山从所愿。
注释:像龚壮这样的人更加超脱世俗,他的愿望得到了满足,就像巴山一样高耸入云,无拘无束。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历史的变迁,表达了作者对于当时社会风气和个人行为的看法。他认为,那些为了个人利益而不择手段的人,最终只会陷入困境。同时,他也赞赏那些能够超越世俗束缚、追求自由的人。这首诗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反映了作者对于社会的深刻洞察和对于人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