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怜革除际,诸贤何不辰。
齐黄既首祻,希直亦谋臣。
白刃亘天来,谁能保生存。
桓桓铁尚书,血战挫燕人。
捐脰不肯回,一死识其真。
魏公椒房旧,大义乃灭亲。
下见武宁王,慨焉不辱身。

《题阙》是唐代诗人刘眘虚的一首五律,描绘了通往一座深山别墅沿途的幽美环境,不是写诗人自己山居的闲适,而是写友人山中隐居的幽趣。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释义:

  1. 吾怜革除际
  • 革除指的是更迭、改朝换代。这里用来形容政治上的变革。
  • 表示时间或境遇,此处指特定的历史时刻。
  • 全句意为:我同情于政权更迭的时候,诸贤为何不在那个时机出现。
  1. 诸贤何不辰
  • 诸贤指当时的有才德之人。
  • 不辰在这里可以理解为时机不对、时运不佳,或者没有遇到合适的机会。
  • 全句意思是问:为什么其他有才德的人没有一个在那时出现。
  1. 齐黄既首祻
  • 齐黄指的是统一的颜色,常用来象征国家的安宁。
  • 首祻意指首先遭受灾难。
  • 结合上下文,可能是说当政者未能及时应对国家危机,导致国家陷入混乱。
  1. 希直亦谋臣
  • 希直可能是对某人的尊称,表示其才智与忠诚。
  • 谋臣指的是出谋划策的大臣。
  • 全句意思是说:像你这样有才能且忠诚的人,也未能在那个时期发挥应有的作用。
  1. 白刃亘天来
  • 白刃指的是锋利的刀剑。
  • 亘天形容刀剑如同贯穿天空一般,极为强大。
  • 全句表达了战争的惨烈和兵器的强大。
  1. 谁能保生存
  • 这里可能是指战争或争斗中,谁能保证自己的安全。
  • 表达一种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生存的担忧。
  1. 桓桓铁尚书
  • 桓桓形容人威武庄严。
  • 这里是对某位铁铮铮、坚贞不屈的官员的赞美。
  • 全句可能是说: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有一位铁骨铮铮的官员坚守岗位,不畏艰险。
  1. 血战挫燕人
  • 挫燕人意味着击败敌人,挫败敌军。
  • 这个描述可能指的是一场激烈的战斗或对抗,最终取得了胜利。
  1. 捐脰不肯回
  • 捐脰指的是牺牲头颅。
  • 表明为了信念和正义,宁愿牺牲生命也不会后退。
  • 全句可能是说:面对敌人的逼迫,他没有选择退让,宁愿以死明志。
  1. 一死识其真
  • 这里的“一死”指的是为了信仰或事业不惜牺牲生命。
  • “识其真”意味着通过生死考验后,更深刻地认识到事物的本质。
  • 全句可能表达了一种坚定的信念,即为了更高的理想和目标,不惜牺牲生命。
  1. 魏公椒房旧
  • 魏公指的是魏国的公爵。
  • 椒房是古代皇帝妻子所住的宫殿名,常用来比喻尊贵或富有权势的地位。
  • 这里可能是说有一位高贵而有权势的人曾经担任过这样的职位。
  1. 大义乃灭亲
  • 这里的“大义”指的是正义或道德准则。
  • “灭亲”意味着为了大义而放弃或忽视亲情。
  • 全句可能是说:为了更大的正义或道义原则,有时需要牺牲亲人的利益。
  1. 下见武宁王
  • 这里的“武宁王”可能是某个地方的君主或领导人。
  • 这一句可能是在描述一次会面或交流的场景。
  • 全句表达了一种敬意和对统治者的尊重。
  1. 慨焉不辱身
  • “慨焉”表示感慨、感叹。
  • “不辱身”意味着不因外界压力而改变自己的行为或品格。
  • 全句可能是在说:面对困难或挑战,他仍然保持了自己的尊严和原则。

《题阙》这首诗不仅是对历史事件的回顾,更是对那些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人们的颂扬。诗中通过对不同人物命运的描述,展现了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和社会风貌。同时,这首诗也传达了作者对于正义、忠诚和勇气的赞美。通过对诗句的逐句解释和赏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诗人的情感和时代精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