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生縻抱关,会计委宣尼。
不复知身贱,焉知贵为谁。
大块博物形,自古多参差。
得失若浮萍,泛者偶值之。
高位多折腰,韦缟乃信眉。
黄鹄游于田,尺鴳笑其卑。
狎世诚非易,避人良岂宜。
这首诗的翻译如下:
侯生縻抱关,会计委宣尼。不复知身贱,焉知贵为谁。大块博物形,自古多参差。得失若浮萍,泛者偶值之。高位多折腰,韦缟乃信眉。黄鹄游于田,尺鴳笑其卑。狎世诚非易,避人良岂宜。
注释:
- 侯生縻抱关:侯生(战国时期赵国平原君的门客)縻(mí)抱着关口(关口在关口县,即今河南三门峡市陕州区),这里指侯生像守关的卫士一样守护着重要的岗位。
- 会计委宣尼:会计是管钱粮和财物的官吏,这里的“宣尼”指的是孔子,因为孔子曾经管理过国家的财政。
- 不复知身贱,焉知贵为谁:不再知道自身地位卑微,哪里能够知道尊贵的身份是谁。
- 大块博物形,自古多参差:大自然广阔而博大,万物都有不同的特点和形态。
- 得失若浮萍,泛者偶值之:成功或失败都像是随水漂荡的浮萍,普通人偶然也会得到好运。
- 高位多折腰,韦缟乃信眉:地位高的人往往需要屈服于权贵,只有那些穿着白色丧服的人才敢直言不讳。
- 黄鹄游于田,尺鴳笑其卑:黄鹄(一种大型的鸟类)在田间自由飞翔,而尺鴳(一种小鸟)却讥笑它低贱。
- 狎世诚非易,避人良岂宜:生活在世间确实不容易,躲避世俗之人也不合适。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侯生縻抱关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地位低下、无法改变命运的感慨。同时,通过对比黄鹄和尺鴳的行为,揭示了社会中不同阶层人士对待生活的态度和价值观的差异。全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比喻,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看法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