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礼观世音,夕礼阿弥陀。
不愿乘金台,不愿产莲花。
聊以销宿憯,摄心使不它。
贵人背相笑,禅者面讥诃。
我亦不敢言,自问各如何。
【注释】
杂言:杂诗,不拘律的诗。六首:指六首诗。观世音:佛教中观世音菩萨的名号。阿弥陀:佛教中西方净土世界的教主。乘金台:登上金色的宝台。产莲花:佛家语,表示成佛的意思。宿憯:长久的怨恨。摄心:使心意安定下来。面讥诃:当面讥诮、斥责。我亦不敢言:我也不愿意说。自问各如何:各自问自己怎么样。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寺庙中的即兴之作。诗人以“杂言”形式,表达出他对佛法的虔诚态度。他先赞美了观世音菩萨,认为观音菩萨是人们心灵的慰藉;接着他又对阿弥陀佛大加颂扬,认为阿弥陀佛能够使人超脱生死轮回,达到极乐世界。然而,诗人并不希望成为神仙,也无意于登台拜佛,只是希望能够平息心中的怒气,使心境归于平静。
世俗之人往往对此不屑一顾,甚至当面讥诮诗人的行为。诗人对此也无可奈何,只好默默忍受。最后,诗人发出一声感叹:“我亦不敢言,自问各如何?”意思是说,我也不敢说什么,你们各自又怎么看待呢?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苦闷,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佛教的态度以及人们对宗教信仰的盲目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