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睹蓬莱虹,维时午初霁。
恍若梵天桥,旌拂拥螺髻。
有桥吴江湄,列星七十二。
连蜷下饮水,夭矫垂虹势。
结庐栖近皋,之子托深契。
文彩成五色,中含不平气。
虽等望云渴,毋取贯日锐。
变幻俄顷间,造物小儿戏。
何似以桥名,千秋恒利济。

题赠虹皋子

昔睹蓬莱虹,维时午初霁。

恍若梵天桥,旌拂拥螺髻。

有桥吴江湄,列星七十二。

连蜷下饮水,夭矫垂虹势。

结庐栖近皋,之子托深契。

文彩成五色,中含不平气。

虽等望云渴,毋取贯日锐。

变幻俄顷间,造物小儿戏。

何似以桥名,千秋恒利济。

注释:

  1. 昔睹蓬莱虹:从前看到过蓬莱山的彩虹。
  2. 维时午初霁:就在中午时分刚晴了。
  3. 恍若梵天桥:仿佛看到了天上的桥。
  4. 旌拂拥螺髻:旗帜随风飘扬,像簇拥着螺髻一样。
  5. 有桥吴江湄:在吴江边建起了一座桥。
  6. 列星七十二:桥上有星宿排列如七十二颗星。
  7. 连蜷下饮水:桥下水流弯曲。
  8. 夭矫(yáo jué)垂虹势:桥的形态优雅曲折。
  9. 结庐栖近皋:在靠近桥的地方建造了小屋。
  10. 文彩成五色:彩虹的色彩绚丽多彩。
  11. 中含不平气:彩虹中蕴含的是不平之气。
  12. 虽等望云渴:虽然像渴望看云那样。
  13. 毋取贯日锐:不要追求像太阳一样耀眼的光芒。
  14. 变幻俄顷间:变化就在一瞬间之间。
  15. 造物小儿戏:就像造物主在玩弄小孩子的游戏。
  16. 何似以桥名,千秋恒利济:不如就用这座桥的名字吧,它能够千秋万代带来利益和帮助。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虹的出现、形状及其象征意义的感受和思考。诗人首先通过“昔睹蓬莱虹”来表达自己对彩虹的初次印象,随后通过“维时午初霁”来描述彩虹出现的背景,即中午时分的晴天。接着诗人用“恍若梵天桥”来形容彩虹如同天上的桥梁,而“旌拂拥螺髻”则形象地描绘了彩虹的形态,仿佛旗帜随风摇曳,如同螺髻一般。然后诗人又通过“有桥吴江湄”来具体描绘出虹的位置,即位于吴江之畔。接下来“列星七十二”则是进一步丰富了彩虹上星宿的描写,使得彩虹的形象更加生动。最后,诗人用“结庐栖近皋”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寄托,以及“文彩成五色”来赞美彩虹的颜色之美。然而,诗人并不满足于此,他更希望彩虹能够成为永恒的象征,因此提出了“何不以桥名”的疑问。最后,诗人以“千秋恒利济”来表达自己对彩虹永恒不变的祝愿。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理和美感的诗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