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姬昔为吕,貂蝉居上头。
自夸预帷幄,肯作抱衾裯。
一朝事势异,改服媚其仇。
心心托汉寿,语语厌温侯。
忿激义鹘拳,眦裂丹凤眸。
孤魄残舞衣,腥血溅吴钩。
兹事岂必真,可以快千秋。
旦闻抱琵琶,夕弄他人舟。
售者何足言,受者能不羞。
宁如楚虞姬,一死不徇刘。

诗句解析

1 董姬昔为吕:指的是历史上的董妃,她曾经是吕后的宠妃。

  1. 貂蝉居上头:貂蝉,又称王允之女,被传说中的吕布所爱,但后来成为连环计中的重要角色,被董卓收为养女并献给了董卓。
  2. 自夸预帷幄:“预”在古文中意味着参与、策划;“帷幄”是指古代军中指挥帐篷,这里指董妃(或貂蝉)在董卓的后宫中参与了重要事务的策划。
  3. 肯作抱衾裯:意为愿意承担起照顾董妃的责任,这里的“衾裯”是古代被子和床褥的总称。
  4. 一朝事势异:表示世事变迁,董妃的地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5. 改服媚其仇:为了博得董卓的喜爱,貂蝉改变了自己的装束,以迎合董卓的喜好。
  6. 心心托汉寿:这里的“汉寿”可能是指东汉末年的名将霍去病,貂蝉对霍去病抱有深厚的情感。
  7. 语语厌温侯:意指每次谈及董卓时,都会流露出厌恶之情。
  8. 忿激义鹘拳:形容董卓的暴戾和专横,使得貂蝉感到愤怒和义愤填膺。
  9. 孤魄残舞衣:描述董卓死后,他的遗孀董妃(或貂蝉)独自一人,穿着破损的舞衣,显得凄凉。
  10. 腥血溅吴钩:用血腥来比喻董卓生前的暴行,以及他死后给人们带来的恐惧和不安。
  11. 兹事岂必真:表示这些传言并不一定真实,而是后人根据历史事件加以渲染和虚构。
  12. 旦闻抱琵琶:听到有人抱着琵琶弹奏,可能是在演奏关于董卓和貂蝉的故事。
  13. 夕弄他人舟:傍晚时分有人划船,这可能暗示有人在模仿或演绎与董卓和貂蝉相关的故事情节。
  14. 售者何足言:卖者不值得一提,意指那些贩卖故事的人并不值得重视。
  15. 受者能不羞:接受这些故事的人不会感到羞愧,表明这些故事已经被广泛传播,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
  16. 宁如楚虞姬:宁愿像楚国的虞姬那样,为了爱情不惜一死也不背叛自己的爱人。

译文

董妃曾是吕后的宠妃,后来成为董卓的宠妾。貂蝉住在董卓的头上,她自诩为幕后策划者,不愿意只做侍奉董卓的婢女。当董卓的权力地位发生改变后,貂蝉就改变了自己的装束以讨好董卓。每当提到董卓时,貂蝉都表现出厌恶之情。她的心中充满了对汉室忠诚的情感,每当谈到董卓时都流露出不满的情绪。董卓死后,董妃(或貂蝉)独自身着破碎的舞衣,鲜血洒满了吴钩。这些关于董卓的故事并非完全真实,而是后人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艺术加工和虚构。有时听说有人在抱着琵琶弹奏,可能是在讲述关于董卓和貂蝉的故事。有些人甚至故意模拟这个故事的场景,让人不禁感到羞耻。宁可像楚国的虞姬那样,为了爱情不惜一死而不背叛自己的爱人。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董妃和貂蝉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这些历史事件的感慨和评价。诗中通过对董妃、貂蝉的形象塑造和情感表达,揭示了她们的命运多舛和悲壮牺牲。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权力欲望和个人道德选择的深刻思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生动的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一个充满悲剧色彩的历史故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