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块下坠成匡山,秀作中天五青莲,十二万纪搏云烟。
元气小漏长庚颠,秀作人间一青莲,绡霞酿露六十年。
两雄相得非偶然。所以匡庐李白庐,白也匡庐白。
念欲宫锦幄,屏风背拥九迭碧。念欲宫锦袍,瀑布高悬八千尺。
朝诵宛委编,暮歌大洞经。化为三籁透紫冥,下杂栖贤三峡之雷霆。
细则鸾凤喈,粗乃虬龙鸣。香炉袅篆五色明,坐使万境神魂清。
咄嗟匡山不负白,白也顿负匡山色。功名善愚人,一旦调乃公。
采撷晻霭,擘削巃嵷。尽收绣鞶囊,卖之华清宫。连城一出玉环妒,天子欲偿价,力士老奴从旁代唶嚄,从此重瞳意回互。
浔阳雨,夜郎雾。采石捉月月不顾,不能携得匡山去。
后千余年好事者,仍榜匡山读书处。咄嗟哉,咄嗟哉,李白居,杜甫诗。
诗耶人耶,与山并斗宇宙奇,胡郎有奇急吐之。君不见六经万古长赫曦,如悬九嵏烛四垂。
为胡进士孟韬作匡山读书处歌
【注释】
大块:大地。下坠:坠落、坠落。成:形成
匡山:指庐山。秀作:美景。中天:指天空正中。五青莲:形容庐山的青翠秀丽,像莲花般美丽。十二万纪:指一亿二千年。搏云烟:形容庐山云雾缭绕,变幻莫测
元气:天地间的气。小漏:微小的空隙。长庚颠:北斗星。璇玑:古代天文仪器。斗柄倾斜,象征北斗七星的位置不正。秀作人间一青莲:庐山如天上的青莲一般美丽。绡霞酿露六十年:形容庐山风景如仙境般迷人,历经六十年依旧如此。两雄相得非偶然:意指庐山与诗人之间有深厚的感情。所以匡庐李白庐:所以把庐山称作“李公庐”
念欲宫锦幄:意指想进入皇宫享受华美的帷帐。屏风背拥九迭碧:意指在屏风后面拥着层层叠叠的绿色。念欲宫锦袍:意指想穿上华丽的官服。瀑布高悬八千尺:意指庐山瀑布高耸入云端,有八千尺之高。朝诵宛委编,暮歌大洞经:意指早晨诵读《太玄经》,晚上歌唱《大洞真经》。化为三籁透紫冥:意指庐山的声音如同三道清风从紫微星空中传来。下杂栖贤三峡之雷霆:意指在长江三峡中也能感受到雷声。细则鸾凤喈:意指声音清脆悦耳,如鸾凤般和谐。粗乃虬龙鸣:意指声音粗犷有力,如虬龙般威猛。香炉袅篆五色明:意指香炉中香烟缭绕,烟雾五颜六色,显得明亮而美丽。坐使万境神魂清:意指让周围的环境变得清新宁静,使人感到心旷神怡。咄嗟匡山不负白,白也顿负匡山色:意指庐山不负诗人的期望,诗人自己却辜负了庐山的美色
功名善愚人,一旦调乃公:意指人的名声和地位往往受到命运的影响,不能由自己决定。采撷晻霭,擘削巃嵷:意指采摘云雾中的花草,剪裁高山上的树木
尽收绣鞶囊,卖之华清宫:意指将采集到的花草全部装入绣有花纹的囊袋里,然后卖给皇帝所在的宫殿。连城一出玉环妒:意指价值连城的珍宝都嫉妒它的美丽。天子欲偿价,力士老奴从旁代唶嚄:意指皇帝打算付出高价来购买它,而力士和仆人则在旁边替皇帝出主意。从此重瞳意回互:意指从此以后,皇帝的心思变得更加复杂了
浔阳雨,夜郎雾。采石捉月月不顾,不能携得匡山去:意指九江郡的大雨和夜郎国的大雾让诗人觉得难以带走庐山的美丽。后千余年好事者,仍榜匡山读书处:意指一千多年后,仍有人喜欢这个地方
后千余年好事者,仍榜匡山读书处:意指一千多年后,仍有人喜欢这个地方。咄嗟哉,咄嗟哉,李白居,杜甫诗:意指感叹时间过得真快,李白和杜甫都曾经在这里居住过
诗耶人耶,与山并斗宇宙奇:意指这里既有美丽的诗歌也有杰出的人物,他们与庐山共同创造了一个神奇的世界。胡郎有奇急吐之:意指这位诗人有着奇特的才能,能够迅速表达出庐山的美景
君不见六经万古长赫曦,如悬九嵏烛四垂:意指古人的智慧和才学如同悬挂在天空中永不熄灭的蜡烛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对庐山的赞美之作。诗人以浪漫主义的风格描绘了庐山的壮丽景色,表达了他对庐山的喜爱之情。诗中运用了许多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整首诗富有生动性和想象力。同时,诗人也通过对庐山的描述传达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他的文学才华。